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而再,再而三

一而再,再而三

尚书.多方》:“至于再(第二次),至于三。”

后因以“一而再再而三”用为反复多次的典故。

梁启超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》第五节:“历观古今中外正史小说所记载英雄患之事,惊心动魄者,不一而足,未有自入患难自出患难一而再再而三如将军者,将军殆以患难为儿戏也。”


其他犹言三番两次或屡次。语本《尚书·多方》:“至而再、至而三。”吴强《洛杉机散记》:“我们和阿目、林培瑞、李思他们~地互道‘再见!’‘谢谢!’”△多用于表示强调。


【词语一而再,再而三】  成语:一而再,再而三汉语词典:一而再,再而三

猜你喜欢

  • 祢赋

    源见“文不加点”。称誉人文章出众。唐皮日休《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》诗:“登第已闻传祢赋,问安犹听讲韩诗。”

  • 泛柏舟

    源见“柏舟”。谓坚守妇节。宋杨万里《四十九祖母朱氏挽词》:“眼底生刍奠,身前泛柏舟。”

  • 钓璜溪

    源见“渭滨垂钓”。指渭水。唐苏颋《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》诗:“近临钧石地,遥指钓璜溪。”【词语钓璜溪】   汉语大词典:钓璜溪

  • 宿构

    亦作“夙构”。形容写文章非常迅速,象预先拟好了的一样。《三国志.魏志.王粲传》:“善属文,举笔便成,无所改定,时人常以为宿构。”【词语宿构】   汉语大词典:宿构

  • 圯桥授受

    源见“圯桥进履”。指张良圯桥得黄石公传授的兵法事。清吴伟业《库公山》诗:“恨杀圯桥多授受,斗蛇刘 项至今来。”

  • 函谷骑牛

    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借指隐逸或出世学道。明冯惟敏《点绛唇.李中麓归田》曲:“我则待鹤背云头,八极周游,函谷骑牛,采石登舟。”

  • 长杨

    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(相如)常从上至长杨猎。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,驰逐野兽,相如上疏谏之。”长杨,秦、汉时的宫名,是长安附近供皇帝游猎的地方。后用为咏皇帝畋猎的地方。唐.司马扎《猎客》诗:“君王

  • 凤毛麟角

    凤、麟:传说中的珍禽异兽。凤的羽毛,麒麟的角,比喻珍贵难得的人才。谢超宗,南朝宋人,大诗人射灵运的孙子,恃才放旷,讥讽权贵,终生郁郁不得志。谢超宗年轻时不仅聪明,而且很好学,文章写得非常好,在当时很有

  • 百忍成金

    《旧唐书.张公艺传》:“郓州 寿张人张公艺,九代同居……麟德中,高宗有事泰山,路过郓州,亲幸其宅,问其义由。其人请纸笔,但书百余‘忍’字。”后以“百忍成金”形容忍耐的可贵。梁启超《新民说》八:“如所谓

  • 洛女

    同“洛神”。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悄似嫦娥离月殿,恍然洛女下瑶阶。”【词语洛女】   汉语大词典:洛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