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乌龙救主

乌龙救主

旧题晋.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九“乌龙”:“会稽句章(会稽,郡名,地当今江苏东南及浙江西部一带。句章,县名,地在今浙江鄞县南)民张然,滞役在都,经年不得归。家有少妇,无子,惟与一奴守舍,妇遂与奴私通。然在都养一狗,甚快,名曰‘乌龙’,常以自随。後假归,妇与奴谋,欲得杀然。然及妇作饭食,共坐下食。妇语然:‘与君当大别离,君可强啖(音dàn,吃)。’然未得噉(音dàn,同啖),奴已张弓拔矢当户,须然食毕(须,等待)。然涕泣不食,乃以盘中肉及饭掷狗,祝曰:‘养汝数年,吾当将死,汝能救我否?’狗得食不啖,惟注睛舐唇视奴。然亦觉之。奴催食转急,然决计,拍膝大呼曰:‘乌龙与手(与手,施毒手杀之。这里是命令乌龙啮其要害)。’狗应声伤奴。奴失刀杖倒地,狗咋(咋,音zé,咬啮)其阴,然因取刀杀奴。以妇付县,杀之。”

会稽张然久未归家,然妻与奴私通。张然回来后,妻与奴准备将他杀死。紧迫中,张然所养的义犬乌龙,帮助主人杀死狂奴,使主人免受其害。后因以“乌龙”用为情场妒媒的典故。

唐.韩偓《妬媒》诗:“洞房深闭不曾开,横卧乌龙作妒媒。”李商隐《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》:“遥知小阁还斜照,羡杀乌龙卧锦茵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索郎

    源见“白堕酒”。即桑落。索郎切桑,落桑切郎。宋王洋《以面换祖孝酒》诗:“若论本是同根物,好遗桄榔换索郎。”【词语索郎】   汉语大词典:索郎

  • 崔蔡书

    《晋书》卷三十六(卫瓘传)引卫恒《四体书势》:“汉末又有蔡邕,采斯喜之法,为古今杂形,然精密闲理不如淳也。邕作《篆势》曰:‘……’。”“汉兴而有草书,不知作者姓名……后有崔瑗,崔寔,亦皆称工。……崔氏

  • 神骓

    《史记》卷七《项羽本纪》:“(项王)骏马名雅,常骑之……乃谓亭长曰:‘吾知公长者。吾骑此马五岁,所当无敌,尝一日行千里,不忍杀之,以赐公。’……乃自刎而死。”秦末楚人项羽有骏马名骓,日行千里,转战南北

  • 飞屐

    同“飞凫舄”。宋苏轼《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》诗:“苇间闻拏音,云表亦飞屐。”【词语飞屐】   汉语大词典:飞屐

  • 攀龙附凤

    攀附,依附追随。龙凤,喻指帝王。攀龙附凤原指臣下追随帝王建立功业,而功名显赫。班固在《汉书·叙传》中说:“跟随汉高刘邦打天下的人中,舞阳侯樊哙原是挥刀宰狗的屠夫,滕公夏侯婴原是牧放马匹的杂役,颖阴侯灌

  • 金狄移

    《三辅黄图》卷三《建章宫.神明台》:“《庙记》曰:‘神明台,武帝造,祭仙人处,上有承露盘,有铜仙人,舒掌捧铜盘玉杯,以承云表之露,以露和玉屑服之,以求仙道。’”《三国志》卷三《魏书.明帝纪》南朝宋.裴

  • 驱鸡

    汉荀悦《申鉴.政体》:“睹孺子则驱鸡也,而见御民之方。孺子驱鸡者,急则惊,缓则滞。方其北也,遽要之,则折而过南;方其南也,遽要之,则折而过北。迫则飞,疏则放。志闲则比之,流缓而不安则食之。不驱之驱,驱

  • 湘子染花

    唐.杜光庭《仙传拾遗.韩愈外甥》:“唐吏部侍郎韩愈外甥,忘其名姓。幼而落拓,不读书,好饮酒。弱冠往洛下省骨肉,乃慕云水不归。仅二十年,杳绝音信。元和(唐宪宗年号)中,忽归长安……吏部甚奇之,问其修道,

  • 祖逖之誓

    《晋书.祖逖传》:“元帝时藩王争权,晋室大乱,元帝以逖为奋威将军、豫州刺史,逖率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,击楫而誓曰:‘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,有如大江。’辞色壮烈,众皆慨叹。”祖逖是晋代有志之士和有名将领

  • 梦魂相觅

    《文选.沈约〈别范安成〉》:“勿言一樽酒,明日难重持。梦中不识路,何以慰相思?”李善注引《韩非子》:“六国时,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,每相思,不能得见,敏便于梦中往寻,但行至半道,即迷不知路,遂回。如此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