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二心两意

二心两意

两样心意,含有不平等对待的意思。《论衡.譋时》:“夫天地之神,用心等也,人民无状,加罪行罚,非有二心两意,前后相反也。”后来也用作心志不专一或“三心二意”的意思。


见“三心二意”。清·王夫之《论衡·时》:“非有~,前后相反也。”


【词语二心两意】  成语:二心两意汉语词典:二心两意

猜你喜欢

  • 言寡尤,行寡悔

    意思是言行都应谨慎,使言语很少过失,行动很少后悔。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子曰:‘多闻阙疑,慎言其馀,则寡尤,多见阙殆,慎行其馀,则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:禄在其中矣!’”【词语言寡尤,行寡悔】  成语:言

  • 巾帼

   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。《三国志.魏志.明帝纪》:“诸葛亮出斜谷。”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亮既屡遣使交书,又致巾帼妇人之饰,以怒宣王。”宣王:司马懿。事又见《晋书.宣帝纪》:“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,利

  • 鹏翼垂空

    同“鹏翼垂天”。宋辛弃疾《满江红.建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赋》词:“鹏翼垂空,笑人世,苍然无物。”

  • 桂阙

    同“桂宫”。明刘基《霜叶飞.七夕》词:“堪恨桂阙姮娥,乘云骖雾,便踏龙尾先去。”【词语桂阙】   汉语大词典:桂阙

  • 投金濑

    汉赵晔《吴越春秋.阖闾内传》载:春秋时伍员由楚逃难至吴途中,于濑水(今名溧水,在江苏省 溧阳市西北)旁向洗衣女乞食。食毕,嘱女掩其壶浆,以免暴露行踪。女以见疑于员,即投水自杀,以誓贞信。后伍员在吴受重

  • 缘木求鱼

    爬到树上去捉鱼,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,一定得不到结果。齐宣王想实现自己称霸诸侯的“大欲”,但却听不进去孟子进献的“仁政”之说,孟子对他的这种想法进行了批评。他说,您所希望得到的东西是可以知道的。您是想扩

  • 矍相

    《礼记.射义》:“孔子射于矍相之圃,盖观者如堵墙。”郑玄笺:“矍相,地名。”本为古地名,故址在今山东省 曲阜市城内阙里西。后借指学宫中习射的场所。《北史.张普惠传》:“乞至九月,备饰尽行,然后奏《狸首

  • 狗口无象牙

    见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”。

  • 倒持太阿,授人以柄

    太阿( ㄜ ē ):剑名。柄:剑把。 倒持宝剑,把剑把交给别人。 比喻轻率地授人权柄,自己反受其害。语出《汉书.梅福传》:“至秦则不然,张诽谤之网,以为汉驱除,倒持太阿,授楚其柄。”《新唐书.吴

  • 有话即长,无话即短

    旧小说中的套语,常用于略叙时。语出《水浒全传》二四回:“有话即长,无话即短。不觉过了一月有余,看看是十一月天气。连日朔风紧起,四下里彤云密布,又早纷纷扬扬,飞下一天大雪来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一七回:“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