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升堂入室

升堂入室

论语.先进》:“子曰:‘由(子路)之瑟(指鼓瑟的音调),奚为于丘(孔子名)之门(这是说不如丘门中中和的风韵)?’门人不敬子路(这是因为孔子批评了子路的原因)。子曰:‘由也升堂(指已臻正大)矣,未入于室(指更得精深奥妙)也。”

孔子听了子路鼓瑟,认为他的音调有杀伐猛厉的气质,不象自己教诲的中和雍容的风度。他批评了子路,门人便看不起子路了。于是孔子又指正说:他虽未得道之精奥,但无疑已走上光明正大的道路。言外之意是不应小看他。

堂,外屋;室,内室。后因以“升堂入室”比喻学识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的不同。入室比升堂所达到的造诣更深一步。《三国志.魏书.管宁传》:“娱心黄老,游志六艺,升堂入室,究其阃奥(阃,音kǔn,阃奥,内室深居之处以比喻学问的高深造诣。)。”


连动 升,登。堂,古宫室前屋。室,古宫室后房。登上厅堂,进入内室。刚入门,还需进一步努力。比喻学问和技艺达很高境界。语本《论语·先进》:“由也,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管宁传》:“娱心黄老,游志六艺,~,究其阃奥,韬古今于胸怀,包道德之机要。”△用于学问、技艺学习掌握方面的进程。→登堂入室。也作“入室升堂”。


【词语升堂入室】  成语:升堂入室汉语词典:升堂入室

猜你喜欢

  • 炊臼之梦

    比喻丧妻。唐代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梦》:“江淮有王生者,楼言解梦。贾客张瞻将归,梦炊于臼中。问王生,生言:‘君归不见妻矣。臼中炊,固无釜也。’贾客至家,妻果卒已数月。”参见“臼中无釜”条。见“炊臼之戚”

  • 林宗

    参见:林宗重黄生

  • 豕亥鱼鲁

    同“鲁鱼亥豕”。宋宋咸《注〈孔丛子〉序》:“然士大夫号藏书者,所得本皆豕亥鱼鲁,不堪其读。”并列 传写或刊印书籍里的错别字。语本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的“己亥”误作“三豕”;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遐览》书字人

  • 东壁明

    源见“东壁图书”。比喻文治兴盛。唐陆龟蒙《杂讽》诗之五:“安得东壁明,洪洪用坟史。”

  • 祸从口出

    祸多因说话不慎而生。晋代傅玄《口铭》: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”见“祸从口出,患从口入”。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再来一次》:“在这样‘~’之秋,给自己也辩护得周到一点罢。”【词语祸从口出】  成语:祸从口出

  • 马指

    源见“指鹿为马”。喻有意混淆是非。严复《和寄朝鲜金泽荣》之三:“莫更是非论马指,从今不系是虚舟。”

  • 与日俱增

    与:跟着。俱:一起。指随着时日增长而一起增长。康熙皇帝在晚年对诸王、大臣们说:我已经老了,对治理国家好像面临深渊、走在薄冰上,这思想随着时日年岁增长而不断增长,我怎敢自满自大呢?【出典】:《清史稿》卷

  • 子真

    源见“谷口子真”。借称隐逸高士。唐卢纶《关口逢徐迈》诗:“废寺连荒垒,那知见子真。”【词语子真】   汉语大词典:子真

  • 圯上人

    同“圯上老人”。金元好问《黄公庙》诗:“谁谓圯上人,异事惊竹素?”

  • 虾蟆抱桂

    《淮南子.说林训》:“月照天下,蚀于詹诸。”传说詹诸(蟾蜍)为月中虾蟆,食月;月中有桂。因用“虾蟆抱桂”指月蚀。清姚燮《双鸩篇》:“虾蟆抱桂光彩蚀,朽绠龙渊黝谁测?”【词语虾蟆抱桂】  成语:虾蟆抱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