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名覆金瓯

名覆金瓯

同“名动金瓯”。宋石孝友《望海潮.元日上都运鲁大卿》词:“更德标银管,名覆金瓯。共看朝天路隐,归拜富民侯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李德裕 《次柳氏旧闻》:“(唐)玄宗善八分书,凡命相,皆先以御笔书其姓名,置案上,会太子入侍,上举金瓯覆其名,以告之,曰:此宰相名也,汝庸知其谁也? 即射中,赐尔卮酒。’肃宗拜而称曰:‘非崔琳、卢从愿乎?’上曰:‘然。’因举瓯以示之,乃赐卮酒。”《新唐书·崔琳传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唐玄宗善写八分书,每当任命宰相,都先亲笔书写其名,置于几案之上。一次刚写好,正巧太子进来,玄宗举起金瓯盖上姓名,对太子说:“这里是宰相姓名,你知道是谁吗?猜中则赐你一杯酒。”太子道:“莫不是崔琳、卢从愿?”玄宗说:“对。”于是移开金瓯给太子看,并赐酒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指人名高望重,堪任将相,为栋梁之材。

【典形】 覆瓯、金瓯覆、金瓯将相、金瓯亲卜、金瓯姓字香、名覆金瓯、相国金瓯、注金瓯、金瓯重、动金瓯。

【示例】

〔覆瓯〕 明·杨慎《七犯玲珑·叙庵弟惇》:“文已传青史,名何羡覆瓯。”

〔金瓯覆〕 明·杨慎《七犯玲珑·珥江刘大昌》:“尽教他踪迹玉关留,又何须名姓金瓯覆。”

〔金瓯将相〕 清·钱谦益《湖上送孟君归甘州》:“玉笋班行空点鬼,金瓯将相捻舆尸。”

〔金瓯亲卜〕 清·黄遵宪《感事》:“金瓯亲卜比公卿,领取冰衔十日荣。”

〔金瓯姓字香〕元·刘时中 《端正好·上高监司》:“愿得早居玉笋朝班上,伫看金瓯姓字香。”

〔名覆金瓯〕 宋·石孝友 《望海潮》:“更德标银管,名覆金瓯。共看朝天路隐,归拜富民侯。”

〔相国金瓯〕清·程先贞《放言戏仿元白》:“相国金瓯机府重,将军铁甲战场宽。”

〔注金瓯〕 元·钟嗣成《凌波仙·吊廖宏道》:“人间未得注金瓯,天上先教记玉楼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侯印不闻封李广

    同“李广难封”。唐温庭筠《伤温德彝》诗:“侯印不闻封李广,他人丘垄似天山。”

  • 遗楚佩

    源见“汉皋解佩”。指赠与情人之物。宋朱敦儒《蓦山溪》词:“弹簧吹叶,懒傍少年场,遗楚佩,觅秦箫,踏破青鞋底。”

  • 梅福隐

    源见“吴市隐”。称埋名遁隐。唐孟浩然《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》诗:“君学梅福隐,余从伯鸾迈。”【词语梅福隐】   汉语大词典:梅福隐

  • 书倩雁

    源见“雁足书”。称托信使传送书信。宋朱敦儒《踏歌》词:“书倩雁,梦借蝶。”

  • 罗禽

    同“罗含吞鸟”。唐元稹《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》:“庄蝶玄言妙,罗禽藻思高。”

  • 覆车粟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二引《益都耆旧传》:杨宣为河内太守,行县,有群雀鸣桑树上。宣谓吏曰:‘前有覆车粟,此雀相随,欲往食之。’行数里,果如其言。”汉杨宣字君纬,据说他能通鸟言,在一次行县途中,根据雀噪,便

  • 孟林笋

    源见“孟宗泣笋”。称扬孝亲美行。金段成己《苏氏承颜堂》诗:“茁哉冬生孟林笋,圉焉日出姜泉鱼。”【词语孟林笋】   汉语大词典:孟林笋

  • 雁池

    旧题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圃之乐,作曜华之宫,筑兔园。园中有百灵山,山有肤寸石,落猿岩,栖龙岫。又有雁池,池间有鹤洲凫渚。”汉代梁孝王刘武好营建亭、台、楼、阁,他曾建造华丽的兔园

  • 山阴道中,应接不暇

    见“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”。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结构第一》:“事多则关目亦多,令观场者入~。”

  • 王门曳裾

    源见“曳裾王门”。指在王门权贵家为门客。唐朱湾《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参军》诗:“会作王门曳裾客,为余前谢鲍参军。”【典源】 《文选·邹阳<上书吴王>》:“今臣尽知毕议,易精极虑,则无国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