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戴封积薪

戴封积薪

后汉书.独行传.戴封》:“戴封字平仲,济北刚人也。……诏书求贤良方正直言之士,有至行能消灾伏异者,公卿郡守各举一人,郡及大司农俱举封。公车征,陛见,对策第一,擢拜议郎。迁西华令。……其年大旱,封祷请无获,乃积薪坐其上以自焚。火起而大雨暴至,于是远近叹服。”

东汉时,戴封任西华令,逢大旱,乃坐积薪自焚以求雨,大雨骤至。后因用作称颂地方官惠民感天之典。

唐.李瀚《蒙求》:“戴封积薪,耿恭拜井(见“拜井出泉”)。”


主谓 比喻舍己为人。语本《后汉书·戴封传》:“其年大旱,封祷请无获,乃积薪坐其上,以自焚,火起而大雨暴至,于是远近叹服。”[例]罗盛教烈士那种~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。△褒义。用于描写品质之高尚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连帙累牍

    同“连篇累牍”。宋 文天祥《〈金匮歌〉序》:“因自撰为方剂,括为歌诗,草纸蝇字,连帙累牍,以遗其后人。”见“连篇累牍”。宋·文天祥《〈金匮歌〉序》:“因自撰为方剂,括为歌诗,草纸蝇字,~,以遗其后人。

  • 道胜

    同“战胜得道肥”。宋陆游《秋夜》诗之一:“身闲诗简淡,道胜梦轻安。”

  • 虱处裈中

    《晋书.阮籍传》:“独不见群虱之处裈(裈,音kūn,裤子)中?逃乎深缝,匿乎坏絮,自以为吉宅也;行不敢离缝际,动不敢出裈裆,自以为得绳墨(指规矩法度)也。然炎丘火流,焦邑灭都,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。

  • 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

    见〔面目可憎,语言无味〕。【词语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】  成语: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

  • 粉面何郎

    源见“傅粉何郎”。指洁白俊美的年轻男子。也比喻洁白的花朵。清徐述夔《八洞天.补南陔》:“素衣如雪,正相宜粉面何郎;缟带迎风,更不让飘香荀令。”

  • 疾风知劲草

    比喻在极其困难的关头,才能识别一个人是否可靠和坚定。王霸(?-59年)字元伯,颖川颖阳(今河南许昌)人。王莽末年,投光武帝刘秀,任功曹令史,历经多次战斗。起初有数十人跟着王霸,后来因在河北与王郎相持时

  • 挂角

    《新唐书.李密传》载:许公宇文述受隋炀帝之命,不使李密从事宿卫之事,而劝他以才学取官。密因谢病,专以读书为事。“闻包恺在缑山,往从之。以蒲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,按辔蹑

  • 五彩戏

    源见“老莱娱亲”。指孝事父母。宋梅尧臣《题陈宰戏彩亭》诗:“况慕五彩戏,而奉兴居安。”【词语五彩戏】   汉语大词典:五彩戏

  • 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

    熙熙:纷杂貌。攘攘:扰乱貌。 形容人们喧闹纷杂,皆为追求盈利而来来往往。语出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六引《六韬》:“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;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。”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:“谚曰:‘千金之子,不死于

  • 殃及池鱼

    同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。鲁迅《书信.致许广平》:“然而,‘殃及池鱼’,竟使头罩绿纱及自称‘不怕’之人们,亦一同逃出,如脱大难者然。”述补 池,护城河。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的省语。比喻无辜受连累。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