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李靖行雨

李靖行雨

源见“马鬣一滴”。形容下雨。元冯子振《鹦鹉曲.黄阁清风》:“汉萧何昴宿分英,李靖唐时行雨。”


【典源】唐·李复言《续玄怪录》卷四:“卫国公李靖,微时尝射猎霍山中,寓食山村。……俄而阴暗迷路,茫然不知所归,怅怅而行,困闷益极。乃极目有灯火光,因驰赴焉。既至,乃朱门大第,……夫人曰:‘此非人宅,乃龙宫也。妾长男赴东海婚礼,小男送妹。适奉天符,次当行雨。计两处云程,合逾万里,报之不及,求代又难,辄欲奉烦顷刻间,如何?’公曰:‘靖俗客,非乘云者,奈何能行雨? 有方可教,即唯命耳。’夫人曰:‘苟从吾言,无有不可也。’遂敕黄头:‘备青骢马来。’又命取雨器,乃一小瓶子,系于鞍前,诫曰:‘郎乘马,无勒衔勒,信其行,马躩地嘶鸣,即取瓶中水一滴滴马鬃上,慎勿多也。’于是上马腾腾而行,其足渐高,但讶其稳疾,不自知其云上也。风急如箭,雷霆起于步下。于是随所躩,辄滴之,既而电掣云开,下见所憩村,思曰:‘吾扰此村多矣,方德其人,计无以报。今久旱,苗稼将悴,而雨在我手,宁复惜之。’顾一滴不足濡,乃连下二十滴。俄顷雨毕,骑马复归。夫人者泣于厅曰:‘何相误之甚! 本约一滴,何私感而二十之! 天此一滴,乃地上一尺雨也。此村夜半平地水深二丈,岂复有人。妾已受谴,杖八十矣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唐代李靖曾在霍山打猎,住在一山村中,有次出猎天暗迷路,见到一高大门第,进去求宿。半夜听有人来叩门,说是让去行雨,但家中二男都不在,夫人请李靖去,对他说:“这里是龙宫。我的两个儿子都不在家,现在接到天符,要去行雨,他们一时又回不来,想麻烦您一下,是否可以?”李靖说:“我是俗人,不会乘云,怎么能行雨呢?”夫人说:“我可以教给您。”让备青骢马来,又让取来雨器,是一个小瓶,系在鞍前,告诉李靖:“您乘马,随它而走,如果马刨地嘶鸣,就将瓶中水滴一滴在马鬃上,千万不要多。”于是李靖上马,渐渐高起,已在云上,随着马所刨,就滴一滴。忽然从云间看到所住的山村,觉着应该报答村人,只滴一滴太少,连滴了二十滴。等到行完雨回来,见夫人在厅上等着,哭着对他说:“本来约定一滴,为什么为报私恩而连滴二十! 这一滴,在地上就是一尺雨,这村半夜水深二丈,哪还会有人活着呢! 我已受天帝杖责,打了八十杖了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下雨或求雨。

【典形】 李靖行雨、马鬣一滴、倾倒瓶中雨、天瓢翻、天瓢水。

【示例】

〔李靖行雨〕 元·冯子振《鹦鹉曲·黄阁清风》:“汉肖何昴宿分英,李靖唐时行雨。”

〔马鬣一滴〕 明·高启 《登阳山绝顶》:“灵旗风转白日晦,马鬣一滴沾三吴。”

〔倾倒瓶中雨〕 宋·苏轼《祷雨张龙公》:“倾倒瓶中雨,一洗麦上埃。”

〔天瓢翻〕 宋·苏轼《二十六日五更起行》:“安得梦随霹雳驾,马上倾倒天瓢翻。”

〔天瓢水〕 明·高启《题董元卧沙龙图》:“人间滴罢天瓢水,归护玄珠卧沙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孔子思周

    春秋孔子《论语.八佾》:“子曰:‘周监于二代,郁郁乎文哉!吾从周。’”孔子话的意思是说:周代的典章制度是借鉴了夏、商两代而建立的,其文盛大美好,因此极表赞成拥护。后因用以比喻思慕、学习古代的典章制度。

  • 巢南

    源见“越鸟南栖”。指思念故土。《梁书.武帝纪中》:“资业殆阙,自返莫由,巢南之心,亦何能弭!”【词语巢南】   汉语大词典:巢南

  • 伍胥神

    源见“伍胥潮”。指涛神。宋陆游《秋望》诗:“野火已亡秦相篆,江涛犹托伍胥神。”

  • 豪气张华

    《晋书.张华传》:“张华字茂先,范阳方城人……少自修谨,造次必以礼度。勇于赴义,笃于周急。器识弘广,时人罕能测之。”又“华性好人物,诱进不倦,至于穷贱侯门之士有一介之善者,便咨嗟称咏,为之延誉。雅爱书

  • 再顾倾人国

    源见“倾城倾国”。形容女子极其美丽。宋辛弃疾《水龙吟.贾李延年歌》词:“未论一顾倾城,再顾又倾人国。”

  • 鼠啮肠

    同“鼠拖肠”。唐罗隐《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》:“想望鱼烧尾,咨嗟鼠啮肠。”【词语鼠啮肠】   汉语大词典:鼠啮肠

  • 鸟音

    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今也南蛮鴃舌之人,非先王之道。”赵岐注:“鴃,博劳鸟也。”后以“鸟音”比喻难懂的语言。古多指四夷外国之语。清黄遵宪《香港感怀》诗之五:“民气多羶行,夷言学鸟音。”【词语鸟音】  

  • 拨乱反正

    意谓制止混乱局面,使天下恢复太平。公元前481年,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返回鲁国,删《诗》、《书》、定《礼》、《乐》,作《春秋》。《公羊传》在探讨孔子为何作《春秋》时,认为,当时天下大乱,诸侯争霸,王室衰

  • 龙皮扇子

    五代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.龙皮扇》:“元宝家有一皮扇子,制作甚质。每暑月宴客,即以此扇子置于坐前,使新水洒之,则飒然风生,巡酒之间,客有寒色,遂命撤去。明皇亦曾差中使去取看,爱而不受,帝曰:‘此龙皮扇

  • 燕隗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指战国时燕人郭隗。后用为君主礼遇贤士之典。唐张说《赴集贤院学士上赐宴应制得辉字》诗:“位将贤士设,书共学徒归。首命深燕 隗,通经浅汉 韦。”【词语燕隗】   汉语大词典:燕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