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每下愈况

每下愈况

庄子.知北游》:“庄子曰:‘夫子之问也,固不及质。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,每下愈况。’”意谓估量猪之肥瘦,越近猪的脚胫越能显示出它是否真肥。比喻越是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,越能看清“道”的真实情况。况,由比照而显明。后用以指情况越来越差。清吴趼人《〈两晋演义〉序》:“《三国演义》出,而脍炙人口,自士大夫以至舆台,莫不人手一篇。人见其风行也,遂竞斅为之,然每下愈况,动以附会为能,转使历史真相,隐而不彰,而一般无稽之言,徒乱人耳目。”


见“每况愈下”。清·吴趼人《两晋演义序》:“……人见其风行也遂竞为之,然~动以附会为能。”


【词语每下愈况】  成语:每下愈况汉语词典:每下愈况

猜你喜欢

  • 犀首

    《史记.张仪列传》:“陈轸曰:‘公何好饮也?’犀首曰:‘无事也。’”后因以“犀首”指无事好饮之人。唐韩愈《秋怀》诗之三:“犀首空好饮,廉颇尚能饭。”宋辛弃疾《瑞鹧鸪.乙丑奉祠归舟次馀干赋》词:“孰居无

  • 青牛度关

    指老子骑着青牛过函谷关(今河南灵宝东北)。后以此典指有道之人隐遁;或指有道之人降临,祥瑞来临。老子,姓李名耳,字聃(Dān丹),春秋时楚国苦县(今河南鹿邑东)人,做过周朝管理藏书之史官,是道家学派创始

  • 抗礼

    指娄敬建议汉高祖刘邦将大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(mòdúchán莫独蝉)于(如汉之君主)和亲,生子是外孙,哪有外孙和外祖父抗礼?可不战而使他们臣服。娄敬,汉初齐人。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,以戍卒求见刘邦

  • 细柳屯

    同“细柳营”。唐魏徵《赋西汉》诗:“驱传渭桥上,观兵细柳屯。”

  • 鸡犬飞升

    同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讽喻小人仗势发迹。清黄遵宪《游箱根》诗之四:“鸡犬亦飞升,熊鱼得所欲。”【典源】 汉·王充《论衡·道虚》:“淮南王学道,招会天下有道之人,倾一国之尊,下道术之士。是以道术之士

  • 气吞曹刘

    唐.元稹《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》:“至于子美,盖所谓上薄风雅,下该沈、宋(唐.沈俭期、宋之问),言夺苏、李(汉.苏武、李陵),气吞曹、刘(三国魏.曹植、刘桢),掩颜、谢之孤高(南朝宋.颜延之、

  • 椿算

    同“椿年”。宋李曾伯《沁园春.代为亲庭寿》词:“从今去,更八千椿算,才一春秋。”【词语椿算】   汉语大词典:椿算

  • 潘岳闲居

    《晋书.潘岳传》:“岳姓轻躁,趋世利。”“既仕宦不达,乃作《闭居赋》。”《文选》卷十六晋.潘安仁(岳)《闲居赋.序》:“为河阳、怀令,……除长安令……亲疾,辄去官免。”“孝乎惟孝,友于兄弟,此亦拙者为

  • 藩维

    同“藩垣”。南朝 梁沈约《封授临川等五王诏》:“藩维广树,经朔攸属。”唐张籍《送裴相公赴镇太原》诗:“盛德雄名远近知,功高先乞守藩维。”【词语藩维】   汉语大词典:藩维

  • 叶公

    源见“叶公好龙”。比喻徒有虚好的人。唐 周昙《哀公诗.再吟》:“好龙天为降真龙,及见真龙瘁厥躬。接下不勤徒好士,叶公何异鲁哀公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