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洗心革面

洗心革面

洗心,谓涤除内心邪恶;革面,谓改变旧日面目。《易经》上说,占卜用蓍草,它功能圆滑,变化神奇;卦的作用,方正有一定的形象;六爻千变万化,告知吉凶。圣人用以洗涤自己的意识,退藏于精密的天道中,与一般人共同为吉凶担忧。又说,君子应当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革新自己,就象豹的斑纹,随着季节而不断改变。庶民也应革除邪恶,善良温驯地追随长上,才能享受改革的成果。后用以比喻痛改前非,重新作人。

【出典】:

《易·系辞上》:“是故,蓍之德圆而神;卦之德方以知;六爻之义易以贡。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,吉凶与民同患。”《易·革》:“君子豹变,小人革面,征凶,居贞吉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晋·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化上而兴善者,必若靡草之逐惊风;洗心而革面者,必若清波之涤轻尘。” 宋·苏轼《乞约鬼章讨阿里骨札子》:“阿里骨凶狡反覆,必无革面洗心之理。”


并列 洗心,洗净思想上的污秽东西。革面,改变旧的面目。心,指思想。清除旧思想,改变旧面目。比喻彻底改过自新。语本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,退藏于密。”又《周易·革》:“小人革面,顺以从君也。”欧阳山《圣地》:“我愿意~努力使自己成为革命的动力。”△常指改变原来的行为、作风、认识等。→洗手不干 脱胎换骨 改过自新 ↔死不悔改 怙恶不悛 依然如故。也作“革面洗心”、“洗心回面”、“革面革心”、“革面悛心”。


【词语洗心革面】  成语:洗心革面汉语词典:洗心革面

猜你喜欢

  • 美疢

    《左传.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季孙之爱我,疾疢也;孟孙之恶我,药石也。美疢不如恶石。夫石,犹生我;疢之美,其毒滋多。”疢,病。后因以“美疢”比喻偏爱,姑息。北周王褒《皇太子箴》:“美疢甘言,鲜不为累。”明

  • 土偶

    同“土偶桃梗”。宋陈师道《晚立》诗:“未休嗤土偶,已复逐飘蓬。”【词语土偶】   汉语大词典:土偶

  • 歼良歌黄鸟

    源见“秦穆杀三良”。痛斥暴君,哀悼被残害的贤良。柳亚子《赠王若飞夫人》诗:“歼良谁赎歌《黄鸟》,家祭无忘告赤旗。”

  • 蓬矢

    同“悬弧射矢”。宋葛立方《清平乐.子侄过省生日候殿试席间作》词:“当年蓬矢生贤,流霞满祝长年。”【词语蓬矢】   汉语大词典:蓬矢

  • 集萤映雪

    源见“囊萤照读”、“孙康映雪”。形容勤学苦读。南朝 梁任昉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既笔耕为养,亦佣书成学,至乃集萤映雪,编蒲缉柳。”见“囊萤积雪”。南朝梁·任昉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既笔耕为养,亦佣书成

  • 履穿东郭

    源见“东郭履”。或用以咏雪,或形容人穷困守志。宋 陈德武《西江月.咏雪三调》词之二:“疏散履穿东郭,流离马没蓝关。”清孙旸《甲寅四月宋寥天少宰特疏荐余》诗:“瑟向齐门知不好,履穿东郭自安贫。”

  • 崔护题诗

    源见“人面桃花”。表示未见心上人而惆怅、叹惋。元张可久《折桂令.红梅次疏斋学士韵》曲:“拚花下何郎醉死,误庄前崔护题诗。”

  • 其鱼

    源见“微禹叹”。谓洪水使人或为鱼鳖的灾害。清冯桂芬《致李伯相书》:“淮阳万众惴恐,时时有其鱼之虑。”【词语其鱼】   汉语大词典:其鱼

  • 作法于涼,其敝犹贪;作法于贪,敝将若之何

    凉:涼薄。敝:通“弊”,流弊,坏处。 在涼薄的基础上制订法令,它的不良后果尚且是贪婪。在贪婪的基础上制订法令,其不良后果又将如何?语出《左传.昭公四年》:“郑子产作丘赋,浑罕曰:‘君子作法于涼,其敝

  • 慈航

    佛家语。谓佛能以慈悲之心,普度众生,使脱离苦海,得登彼岸,有如航船之济众。南朝梁萧统《昭明太子集.开善寺法会》诗:“法轮明暗室,慧海度慈航。”【词语慈航】   汉语大词典:慈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