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牛饩退敌

牛饩退敌

左传.僖公三十三年》载:晋文公死后,秦穆公举兵首先袭击郑国,“及滑(春秋时姬姓小国,地在今河南滑县境),郑人弦高将市(贸易,做买卖)于周,遇之,以乘韦(乘韦,四张熟牛皮。乘代四,古代每乘车驾四匹马;韦,熟牛皮)先(先奉送的轻礼物),牛十二犒师,曰: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于敝邑,敢(怎敢不)犒从者。不腆(腆,富厚;不腆,当时的客套话,说物说地说人都可用不腆,表示谦逊抱歉的意思)敝邑,为从者之淹(淹,久留居之地),居则具一日之积(积,指日食所需之物),行则备一夕之卫。’且使遽(遽,驿车,古代传递公文和紧急信息的传车,接力相传,务求迅速,相当于后代的驿马;遽又可释为急、疾)告于郑。”

此事亦见《淮南子.汜论训》。

秦军出兵袭击郑国,过周到达滑,郑国还未发觉。郑人弦高虽然是一个贸易货商,但他机智勇敢,关怀和热爱自己的国家。在贩运中途,他看到秦军将侵凌郑国,就先以赠牛犒师的手段,麻痹秦军,耽搁时间,然后把军事情报迅速送到郑国,以加强战备,抵抗秦军。

后因以“牛饩退敌”常用为机智退敌,救国爱民的典故。

汉书.张衡传》:“弦高以牛饩(音xì,活的牲畜,此指活牛)退敌,墨翟以萦带全城。”

文选》卷二一谢灵运《述祖德》诗:“弦高犒晋师,仲连却秦军。”这里“晋师”应为“秦师”,古人为避免重复,常重文轻义,故改用“晋”。前句即用“牛饩退敌”的典故。


主谓 饩,古代用来祭祀或赠人的谷物或牛、羊等牲口。春秋时郑国商人弦高,以牛犒劳秦师,而使秦退其袭郑之军,事见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弦高以~,墨翟以萦带全城。”△褒义。是赞扬商人爱国,以智退敌的典故。


【词语牛饩退敌】  成语:牛饩退敌

猜你喜欢

  • 鸟服

    《史记.夏本纪》:“鸟夷皮服。”裴骃集解:“郑玄曰:‘东方之民搏食鸟兽者。’孔安国曰:‘服其皮,明水害除。’”本谓东方海岛居民以鸟兽皮毛为服。后因以“鸟服”借指荒远之地。鸟,同“岛”。南朝 宋鲍照《石

  • 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

    庶人:老百姓。议:非议,批评。 天下太平,老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”《宋书.王敬弘传》:“太祖尝问为政得失,敬弘对曰:‘天下有道,庶人不议。’上高其言。”宋

  • 生空桑

    源见“出空桑”。指非父母所生。唐李白《纪南陵题五松山》诗:“伊尹生空桑,捐庖佐皇极。”

  • 鸥鹭知音

    同“鸥鹭忘机”。宋高观国《西江月》词:“飞来鸥鹭是知音,一笑歌边醉酲。”

  • 庖刃

    同“庖丁刀”。元刘因《仲诚家藏张蔡公石女剪制香奁绝巧持以求余诗》:“梦云丝雨有形外,郢斤庖刃无心时。”

  • 豹藏

    同“豹隐南山雾”。唐王季文《九华山谣》:“雷霆往往从地发,龙卧豹藏安可别?”

  • 庄生丧

    源见“鼓盆”。指丧妻。唐陆龟蒙《记事》诗:“方倾谢公酒,忽值庄生丧。”

  • 磻翁

    同“磻溪老”。宋韩信同《沁园春.寿南窗叶知录》词:“漫说磻翁,休夸淇叟,用舍行藏各有时。”

  • 梦觉南华

    源见“庄周梦蝶”。本指庄周梦蝶能悟人生,借以形容蝴蝶。南华,即庄周,唐玄宗天宝元年封庄子为南华真人。宋 潘汾《孟家蝉.蝶》词:“梦觉南华,直到如今。”

  • 投炉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一五引《纪闻》:“(李)娥父,吴大帝(孙权)时为铁官冶,以铸军器;一夕炼金,竭炉而金不出。时吴方草创,法令至严,诸耗折官物十万,即坐斩;倍又没入其家(指没为官奴),而娥父所损数过千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