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甘雨随车

甘雨随车

宋.李昉等《太平御览》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百里嵩字景山,为徐州刺史,境旱,嵩出巡遽,甘雨辄澍。东海、祝其、合乡等三县父老诉曰:‘人等是公百姓,独不迂降?’回赴,雨随车而下。”意谓甘雨随公车而至,以解一境旱情。后因以“甘雨随车”用为称颂地方官施行德政的典故。唐.骆宾王《上兖州启》:“甘雨随车,云低轻重之盖;还珠合浦,波含远近之星。”


主谓 《太平御览》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百里嵩字景山,为徐州刺史。境旱,嵩出巡处,遽甘雨辄澍。东海、祝其、合乡等三县父老诉曰:‘人等是公百姓,独不迂降。’回赴,雨随车而下,以解一境之旱。”后用“甘雨随车”称颂地方官施行德政。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刺史启》:“~,云低轻重之盖,还珠合浦,波含远近之星。”△褒义。用于称颂吏治之语。


【典源】《太平御览》卷十引吴·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“百里嵩字景山,为徐州刺史,境旱,嵩出巡遽,甘雨辄澍。东海、祝其、合乡等二县父老诉曰:‘人等是公百姓,独不迂降?’回赴,雨随车而下。”《后汉书·郑弘列传》注引吴·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“弘消息繇赋,政不烦苛。行春天旱,随车致雨。”《旧唐书·颜真卿传》:“五原有冤狱,久不决,真卿至,立辨之。天方旱,狱决乃雨,郡人呼之为‘御史雨’。”

【今译】 后汉时百里嵩任徐州刺史,境内大旱,百里嵩出行巡视,甘雨随之而下,有三个县的父老上言:“我们也都是公的百姓,为什么不去我们那里?”于是回车巡视,雨又随车而降。后汉郑弘为地方官时,治政清平,天旱出巡,也随车下雨。唐代颜真卿任监察御史,五真地方有冤狱,很久不能平反,颜真卿去,辨清冤情,天正旱,立刻下雨,当地人称为“御史雨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员等施行仁政,政绩卓著。

【典形】 按部雨、甘雨车行、甘雨随车、 决狱天雨、 灵雨随车、 随车甘雨、随车雨、随御史轩、停车待雨、行雨随轩、一车甘雨、雨随车、随车之泽、行车随春雨、千雨翟车、洗车雨。

【示例】

〔按部雨〕 清·汤斌《赠吴湖州》:“按部雨余香稻晚,课农花发晓云轻。”

〔甘雨车行〕 宋·柳永《永遇乐》:“甘雨车行,仁风扇动,雅称安黎庶。”

〔甘雨随车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刺史启》:“甘雨随车,云低轻重之盖。”

〔决狱天雨〕 元·揭傒斯《故中宪大夫苏公志道哀词》:“决狱天乃雨,凶年化丰岁。”

〔灵雨随车〕 唐·柳宗元《韦使君黄黄祈雨见招》:“惠风仍偃草,灵雨会随车。”

〔随车雨〕 南朝梁·庾肩吾《从驾喜雨》:“复此随车雨,民知天可安。”

〔随御史轩〕 宋·苏轼《次韵詹适宣德》:“归去多情雨,应随御史轩。”

〔停车待雨〕 北周·庾信《周使持节大将军丘乃敦崇传》:“清不置水,明非举烛,乃是入境移风,非直停车待雨。”

〔行雨随轩〕 北周·庾信《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岂直白石开渠,青盐换粟,祥云入境,行雨随轩而已哉。”

〔一车甘雨〕 唐·罗隐《送郑州严员外》:“满扇好风摇郑圃,一车甘雨别皇州。”

〔雨随车〕 金·元好问 《段志坚画龙》:“怪得堂堂髯御史,平生长有雨随车。”


【词语甘雨随车】  成语:甘雨随车汉语词典:甘雨随车

猜你喜欢

  • 剑挂孤松

    参见“季札挂剑”。

  • 杨妃袜

    唐代冯贽《记事珠》:“杨贵妃死之日,马嵬媪得锦袎袜一只,遇过客一翫百钱,前后获钱无数。”又唐.李肇《国史补》:“玄宗幸蜀,至马嵬驿,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。马嵬店媪收得锦袎袜一只。相传过客每一借

  • 成风妙斤

    同“成风斤”。严复《六十一岁生辰韩生以诗见寄斐然有怀次韵为答》:“淅米非前甑,成风少妙斤。”

  • 咏雪之慧

    唐.房玄龄《晋书.王凝之妻谢氏》:“王凝之妻谢氏,字道韫,安西将军奕之女也。聪明有才辩……又尝内集,俄而雪骤下,安曰:‘何所似也?’安兄子朗曰:‘散盐空中差可拟。’道韫曰:“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’安大悦。

  • 扫地八风曲

    源见“五经扫地”。讥讽文人谄媚的丑态。宋辛弃疾《归朝欢.寄题郑元英文山巢经楼》词:“倚危楼,人间何处,扫地八风曲。”

  • 鵷行

    同“鸳行”。唐温庭筠《病中书怀呈友人》诗:“凤阙分班立,鵷行竦剑趋。”【词语鵷行】   汉语大词典:鵷行

  • 死友与生友

    《后汉书.范式传》:“范式字巨卿,山阳金乡人也,一名氾。少游太学(相当于国立大学,惰后叫国子监),为诸生,与汝南张劭为友。劭字元伯,二人并告归乡里。……。式仕为郡功曹(郡的属官,掌管选拔表彰功劳的事)

  • 束箭不折

    《魏书.吐谷浑传》:“阿豺兼并羌氏,地方数千里,号为强国。……会暴病,临死召诸子弟告之曰:‘先公车骑(指树洛干,阿豺的兄长,自号车骑将军,死后,其弟阿豺被立为国君)舍其子虔以大业属吾,吾岂敢忘先公之举

  • 马癖

    《晋书.王浑传》附《王济传》:“济善解马性,尝乘一马,著连乾障泥,前有水,终不肯渡。济云:‘此必是惜障泥。’使人解去,便渡。故杜预谓济有马癖。”又卷三十四《杜预传》:“时王济解相马,又甚爱之,而和峤颇

  • 矍铄据鞍

    源见“马援据鞍”。表示老当益壮,思建功业。宋刘筠《旧将》诗:“秋来从猎长杨榭,瞿铄犹能一据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