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目迷五色

目迷五色

五代.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八:“贞元中,李缪公先榜落矣。先是出试,杨员外于陵省宿归第,遇程于省司,询之所试。程探靿(注:勒,音yào,靴筒)中得赋稿示之,其破题曰:‘德动天鉴,祥开日华。’于陵览之,谓程曰:‘公今年须作状元。’翌日,杂文(唐时称应试的文章为杂文)无名。于陵深不平,乃于故策子末缮写,而斥其名氏,携之以诣主文,从容绐(音dài,欺骗,此指故意假说)之曰:‘侍郎今者所试赋,奈何用旧题?’主文辞以非也。于陵曰:‘不只题目向有人赋次(次,及),韵脚亦同。’主文大惊。于陵乃出程赋示之。主文赏叹不已。……于是请擢为状元。”

唐人李程应试作《目五色赋》,主考官不辨其才,遂落榜。后经杨于陵推荐,始补擢登科。后用为咏主考官眼力不济,不识真才之典。

宋.苏轼《分类东坡诗》卷二十一《送李元叔》:“平生漫说古战场,过眼终迷目五色。”


主谓 五色,指青、红、黄、白、黑五种颜色。借指色彩缤纷,形容被错综复杂的现象所迷惑,辨不清事物的本质。语本《老子》12章:“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。”吴晗《论打手政治》:“叫人民~,搞不清真假、辨不明是非。”[例]他夫妻俩~,双双都吸毒。△多用于表示事物的状况。→五光十色 五色目迷 眼花缭乱 ↔了了可见 漆黑一团


【词语目迷五色】  成语:目迷五色汉语词典:目迷五色

猜你喜欢

  • 卧漳滨

    同“卧病清漳”。唐权德舆《哭刘四尚书》诗:“岂言朝象魏,翻是卧漳滨。”

  • 座无虚席

    原为“座无空席”。没有空着的座位。形容客人很多。典出晋王浑之事迹。王浑(223-297年),字玄冲,太原晋阳(今山西太原市)人,魏司空王昶之子。西晋代魏后为徐州刺史,迁安东将军,都督扬州诸军事,镇寿春

  • 劳燕

    同“劳燕分飞”。叶圣陶《前途》:“惟自辞师他适,互为劳燕,非第无安席之雅,亦且莫通音问。”【词语劳燕】   汉语大词典:劳燕

  • 青蝇白璧污

    同“青蝇点素”。明冯惟敏《朝天子.感述》曲:“鄙夫,利徒,今古无其数。青蝇白璧岂能污?”

  • 冠豸

    同“冠獬豸”。唐许棠《旅次滑台投献陆御史》诗:“霜台倚冠豸,赖许往来频。”【词语冠豸】   汉语大词典:冠豸

  • 长沮耕

    源见“沮溺耦”。指退居田间,从事耕作。宋陆游《春雨》诗:“相呼长沮耕,分喜樊迟圃。”

  • 漏瓮沃焦釜

    用破瓮中的余水,浇到已经焦了的釜中去。比喻当务之急,刻不容缓。《史记.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周子曰:‘……且赵之于齐楚,捍蔽也,犹齿之有唇也,唇亡则齿寒。今曰亡赵,明曰患及齐楚。且救赵之务,宜若奉漏瓮沃焦

  • 打油诗

    唐.张打油作《雪诗》云:“江上一笼统,井上黑窟窿。黄狗身上白,白狗身上肿。”打油诗之名因此而来。见明.杨慎《升庵诗话》。打油诗是诗体的一种,又称俚俗诗、徘谐诗。后因称通俗诙谐,暗含讥嘲的诗为打油诗,也

  • 面朋口友

    汉.扬雄《法言.学行》:“朋而不心,面朋也;友而不心,面友也。”朋友之间,若不能以诚心相见,则仅是表面的朋友,不是真正的朋友。故称“面朋口友”、“面友”。唐.许浑《姑孰官舍寄汝洛友人》诗:“官静亦无能

  • 暗室亏心,神目如电

    42` 见〔人间私语,天闻若雷;暗室亏心,神目如电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