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〔美不美,乡中水;亲不亲,故乡人〕。
源见“重九登高”。古人重阳登高,佩戴茱萸,祛邪辟恶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蓬饵,饮菊花酒,令人长寿。”
宋.曾慥《类说》卷四〇焦潞《稽神异苑》:“《江表录》:首阳山有晚虹,下饮溪水,化为女子。明帝(注:后魏明帝)召入宫,曰:‘我仙女也,暂降人间。’帝欲逼幸而有难色,忽有声如雷,复化为虹而去。”此事又见《
源见“闻鸡起舞”。谓志士奋发。柳亚子《送沫若赴苏联》诗:“祖逖着鞭原不易,刘琨舞剑意如何?”
同“破甑生尘”。清张问陶《春日有感》诗:“奔走长年少定居,史云破釜久生鱼。”
《庄子.至乐》:孔子曰:“昔者管子有言,丘甚善之,曰:‘褚小者不可以怀大,绠短者不可以汲深。’”唐.成玄英疏:“绠,汲索也。夫容小之器,不可以藏大物;短促之绳,不可以引深井。”修,长。长绠指汲水器上的
源见“陶令秫”。形容好酒乐饮,超脱免俗。宋苏辙《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待制求酒》:“公田种秫全抛却,坐客无毡谁与钱?”【典源】 南朝梁·萧统《陶渊明传》:“ (陶潜) 为彭泽令。……公田悉令吏种秫,曰:‘
《北史.能安生传》:“道晖好着高翅帽、大屐,州将初临,辄服以谒见。仰头举肘,拜于屐上,自言学士比三公。”后因以妄自尊大,冀人誉己为好戴高帽子;吹捧恭维别人为给人戴高帽子。《镜花缘》二七回:“老父闻说此
古代称箭靶的中心。古代射箭时,设箭靶为目标,正是布上画鸟为靶,鹄是以鹄鸟皮为靶。《礼记.中庸》:“子曰:‘射有似乎君子,失诸正鹄,反求诸其身。’”郑玄注:“画布曰正,栖皮曰鹄。”皆射之的也。后来也泛称
源见“吴市吹箫”。借指乞怜的凄凉之声。清黄景仁《将之京师杂别》诗:“吴市箫声燕市筑,一般凄断有谁怜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