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
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

幸福不会成双的来到,而灾祸却会接连的降临。 旧指人的时运不济。语出汉.刘向《说苑.权谋》:“此所谓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者也。”后多引作〔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〕。《水浒全传》三七回:“宋江听罢,扯定两个公人说道:‘却是苦也!正是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’。”明.周履靖《锦笺记.代选》:“破船风猛,漏室雨淋,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.许察院感梦擒僧》:“只因此去,有分交:白面书生,遽作离乡之鬼;缁衣佛子,翻为入狱之囚。正是:福无双至犹难信,祸不单行果是真。”也单引〔祸不单行〕。元.施君美《幽闺记.皇华悲遇》:“这苦怎言?祸不单行,中都路儿不见。”


其他 幸运的事不会成双到来,灾祸一来却是成双。语本汉·刘向《说苑·权谋》:“此所谓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者也。”明·高则诚《琵琶记·糟糠自厌》:“福无双至犹难信,祸不单行却是真。”欧阳山《三家巷》27:“这才真是‘~’。头天晚上陈文婷没有践约,累他空等了一晚;第二天,周金就被捕了。”△用于哲理方面。也作“福无双降,祸不单行”。


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”,指福不会重至、祸不会单来。即: 幸运的事不会接连而至,而不幸之事却接连发生。

此语家喻户晓,不难理解,但 “福”是什么? “祸”是什么? 为什么 “福”无双至、“祸”不单行? 此语出自何处? 是怎样形成的?这却不是众所能知的。

此语出自汉·刘向 《说苑·权谋》: “韩昭侯造作高门。屈宜咎( jiù) 曰: ‘昭侯不出此门。’曰: ‘何也?’曰: ‘不时。吾所谓不时者,非时日也。人固有利不利。昭侯尝利矣……往年秦拔宜阳,明年大旱民饥,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,而顾反益奢。此所谓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者也。’高门成,昭侯卒,竟不出此门。”

屈宜咎不幸而言中,韩昭侯果然在高门造成时身亡,竟未出此高门。韩昭侯没有及时( “不时”) 恤民之急,反而越来越奢侈造高门,他也曾有好运( “利”) 的时候,但往年宜阳被秦国夺走,次年又遭遇了大旱,老百姓闹饥荒,这便是所谓的 “福无重至,祸必重来”的情形。

后世遂形成 “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”之语。日本于 2011 年 5 月11 日发生了福岛地区的大地震,同时又有大海啸,接着是核泄漏,死亡两万余人,真可谓是 “祸不单行”。

“祸”,就是灾难、祸害,同 “福”相对而言。 “福”,就是好运、福气,《韩非子》卷六言 “全寿富贵谓之福”。祸、福相倚,“福兮祸之所依,祸兮福之所伏”,不会绝对。 “福无双至”是人们千百年来生活体悟、总结出来的,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如此, “福”何以 “双至”,一个接着一个呢? 当然,“双喜临门”、喜上加喜的事也并非没有,但 “喜”与 “福”还是有区别的,“喜”是一种心情,“福”是一种运气; “福”可包含 “喜”,而 “喜”不等于 “福”。俗谓 “五福临门”,那只是人们美好的祈愿而已。 ( 五福谓寿、富、康宁、攸好德、考终命。详 《尚书·洪范》)

至于 “祸不单行”,往往因受到灾难,烦忧抑郁,会感到事事不顺; 常常不幸接连发生,便有 “祸不单行”的情形。这种接二连三发生的不幸情形,并不鲜见,古今中外都有。 《琵琶记·糟糠自厌》说得好: “福无双至犹难信,祸不单行却是真。”人在倒霉的时候,常常会是 “屋漏更逢连夜雨,行船又遇打头风”。


【词语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】  成语: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汉语词典: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

猜你喜欢

  • 韩凭蛱蝶

    源见“相思树”。喻指坚贞的爱情。俞锷《感怀八律用铁厓旧韵》诗:“韩凭蛱蝶他生愿,王母青鸾旧日函。”

  • 起谢安

    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谓重新被朝廷征召任用。明李东阳《和方石先生留别韵二首》之二:“已起谢安还复卧,未秋张翰忽先归。”

  • 虎溪相送

    晋无名氏《莲社高贤传.百二十三人传》:“陆修静,吴兴人,早为道士,置馆庐山。时远法师(慧远,一作惠远)居东林,其处流泉匝寺,下入于溪。每送客至此,辄有虎号鸣,因名虎溪。后送客未尝过。独陶渊明与修静至,

  • 挽舟不回

    《晋书.邓攸传》:“攸为吴郡,刑政清明。去郡,不受一钱,百姓数千人,留牵攸船不得进,攸乃少停,夜中发去。”晋.邓攸为吴郡太守,清正廉明,深得民心。离职之日,当地百姓数千人牵留邓攸所乘之船,不愿使他离去

  • 溱洧之讥

    《诗.郑风.溱洧》:“女曰观乎?士曰既且。且往观乎!洧之外,洵訏且乐。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,赠之以芍药。”《诗序》:“《溱洧》,刺乱也。兵革不息,男女相弃,淫风大行,莫之能救焉。”后因以“溱洧之讥”指淫

  • 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

    元明时俗语。谓做事抢先一步就能争取主动而获胜,否则就会遭到不幸后果。语出元.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四折:“当初那穿红的和这穿紫的元是一殿之臣,争奈两个文武不和,因此做下对头,已非一日。那穿红的想道:‘先下

  • 放萤

    参见:散萤

  • 荆王梦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荆王,即楚王。借指男女欢爱。南朝 陈孔范《赋得白云抱幽石》诗:“能感荆王梦,阳台杂雨归。”

  • 雁字

    同“雁足书”。宋晏幾道《南乡子》词:“惟有花间人别后,无期。水阔山长雁字迟。”【词语雁字】   汉语大词典:雁字

  • 李泌赋棋

    唐.李蘩《邺侯外传》:“玄宗方与张说观棋,中人抱泌至,俶(注:泌姑子,名员俶,时年九岁)与刘晏皆在帝侧。及玄宗见泌,谓说曰:‘后来者与前儿迥殊,仪状真国器耳!’说曰:‘诚然。’遂命说试为诗,即令咏方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