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终军请缨

终军请缨

汉书.终军传》:“南越与汉和亲,乃遣军使南越,说其王,欲令入朝,比内诸侯。军自请:‘愿受长缨,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。’军遂往说越王。越王听许,请举国内属。”后因以“终军请缨”为自告奋勇请战克敌之典。唐杜牧《东兵长句十韵》:“雄如马武皆弹剑,少似终军亦请缨。”陈深《送耕存大参使日本》诗:“陆贾初驰诏,终军已请缨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南越与汉和亲,乃遣 (终) 军使南越,说其王,欲令入朝,比内诸侯。军自请:‘愿受长缨,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。’军遂往说越王,越王听许,请举国内属。天子大说 (悦)。”

【今译】 汉时南越王与汉和亲交好,汉帝派终军出使南越,想说服南越王,使他入京都朝见,与内地诸侯相同。终军自己请求:“希望能赐给我长带子,一定能将南越王缚来带到宫门下。”于是终军前往劝说南越王,南越王听从,请全国归附。汉帝十分满意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示立志报国,请命出征或出使。

【典形】 长绳缚、长缨、长缨系越、请长缨、请缨、请缨系粤、系虏、系南越、执长缨、终军请缨、终童志、长缨系单于、请缨北阙、请缨手、请缨日、持长缨、挥长缨、终军愤,问长缨、吊终军、长缨请、南越书生。

【示例】

〔长绳缚〕 明·沈周《从军行》:“左贤早待长绳缚,莫遣论功白发生。”

〔长缨〕 宋·陆游《秋雨叹》:“遗民久愤污左衽,孱虏何足须长缨。”

〔长缨系越〕 元·白朴《西江月·李元让赴广东帅幕》:“长缨系越在须臾,看扫蛮烟瘴雨。”

〔请长缨〕 唐·祖咏《望蓟门》:“少小虽非投笔吏,论功还欲请长缨。”

〔请缨〕 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无路请缨,等终军之弱冠; 有怀投笔,爱宗悫之长风。”

〔请缨系粤〕 宋·刘克庄《泌园春·答九华叶贤良》:“依稀记,曾请缨系粤,草檄征辽。”

〔系南越〕 唐·魏征《出关》:“请缨系南越,凭轼下东藩。”

〔执长缨〕 唐·柳宗元《唐饶歌鼓吹曲》:“臣靖执长缨,智勇伏囚拘。”

〔终军请缨〕 唐·杜牧《东兵长句》:“雄如马武皆弹剑,少似终军亦请缨。”

〔终童志〕 清·佟世临《戊寅秋拜先王文墓下》:“请缨慷慨终童志,赋鵩沉沦贾傅年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叱羊

    源见“叱石为羊”。形容山石奇异。宋杜绾《〈云林石谱〉序》:“叱羊射虎,挺质之尚存;翔燕鸣鱼,类形之可验。”

  • 八砖步日

    源见“八花砖”。谓人在翰林,仕途得意。宋 赵善扛《宴清都.饯明运兄县丞荣满赴调》词:“八砖步日,三雍奏乐,送君云路。”

  • 得失鸡虫

    同“鸡虫得失”。清黄遵宪《出门》诗:“得失鸡虫何足道,文章牛斗可能神。”【词语得失鸡虫】   汉语大词典:得失鸡虫

  • 枭破镜

    比喻忘恩背义的恶人。传说枭是食母的恶鸟,破镜是食父的恶兽。《汉书.郊祀志上》,“祠黄帝,用一枭破镜。”唐代颜师古注引孟康曰:“枭,鸟名,食母。破镜,兽名,食父。黄帝欲绝其类,使百吏祠皆用之。”亦作“枭

  • 裘葛

    《公羊传.桓公八年》:“〔祭〕春曰祠,夏曰礿,秋曰尝,冬曰烝……士不及兹四者,则冬不裘,夏不葛。”何休注:“裘葛者,御寒暑之美服。”后因用“裘葛”为寒暑时序变迁。元柳贯《睡馀偶题》诗之三:“简书方厉禁

  • 春秋笔

    同“春秋笔法”。宋刘辰翁《读杜拾遗百忧集行有感》诗:“毁誉都忘月旦评,姓名不上《春秋》笔。”郁达夫《青岛杂事诗》之十:“诸君珍重《春秋》笔,好记遗民井底心。”【词语春秋笔】   汉语大词典:春秋笔

  • 秦皇架石桥

    晋.伏琛《三齐略记》:“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,海神为之竖柱,始皇求为相见。神云:‘我形丑,莫图我形,当与帝相见。’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,左右莫动手,工人潜以脚画其像。神怒曰:‘帝负约,速去。’始皇转马还,

  • 醉尉恼将军

    源见“灞陵呵夜”。借指失势大官受属下的欺辱。宋苏辙《书庐山刘?宫苑屋壁》诗:“五马亲来看射虎,不愁醉尉恼将军。”

  • 郑声乱雅

    比喻邪恶战胜正义。严复《论中国分党》文: “郑声乱雅,乡愿乱德,维新之种将为所绝,此又为一类。” 参见:○恶紫夺朱【词语郑声乱雅】  成语:郑声乱雅

  • 令甲称忠

    《史记.惠景间侯者年表》:“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,曰:有以也夫!长沙王者,著令甲,称其忠焉。昔高祖定天下,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。至孝惠时,唯独长沙全,禅王世,以无嗣绝,竟无过,为藩守职,信矣。”《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