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王充《论衡.道虚》:“曼都(项曼都)好道学仙,委家亡去,三年而返。家问其状,曼都曰:‘……有仙人数人,将我上天,离月数里而止,见月上下幽冥,幽冥不知东西。居月之劳,其寒凄怆,口饥欲食,仙人辄饮我以流
《史记.曹相国世家》:“参为相国,出入三年……百姓歌之曰:‘萧何为法,顜若画一;曹参代之,守而勿失。载其清净,民以宁一。’”西汉初萧何制法严明,百姓曾以“画一”称赞其所定之法。后人遂以“画一法”喻颂古
宋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卷一八五载:隋朝末年,隋炀帝荒淫暴虐,民怨沸腾,他虽然穷奢极欲,尽情享乐,但眼见得“天下危乱,意亦扰扰不自安”。“又尝引镜自照,顾谓萧后曰:‘好头颈,谁当斫之!’后惊问故,帝笑曰:
亦作“一劳久逸”。谓辛劳一时而可以得到长远的好处或永久的安逸。汉代班固《封燕然山铭》:“兹可谓一劳而久逸,暂费而永宁也。”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.种苜蓿》:“此物长生,种者一劳永逸。”述补 辛苦一次,把
从屋顶上往下倒瓶子里的水。形容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。宋 苏轼《徐州上皇帝书》:“臣观其地:三面被山,独其西平川数百里西走梁宋。使楚人开关而延敌,材官驺发,突骑云纵,真若屋上建瓴水也。”参见“高屋建瓴”。
源见“红叶题诗”。指男女间传情之诗或情书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五本二折:“不闻黄犬音,难传红叶诗,驿长不遇梅花使。”
38 ① 三教:指儒、道、佛。九流:指儒、道、阴阳、法、名、墨、纵横、杂、农九家。见《汉书.艺文志》。后也泛指宗教、学术上的各种流派。宋代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六:“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,了如目前。
考:称死去的父亲。妣:称死去的母亲。 好像死了父母一样。 形容悲伤至极。语出《书.舜典》:“二十有八载,帝乃殂落,百姓如丧考妣。”唐.岑羲《为敬晖等论武氏宜削去王爵表》:“自弘道遏密,生灵隆祸,百
源见“伶伦凤律”。嶰管吹奏的音律。宋苏轼《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》诗:“鸣呼应嶰律,飞舞集虞廷。”亦为箫、笛等管乐器的美称。《宋史.乐志八》:“嶰律吹莩,彝尊奠酒。”【词语嶰律】 汉语大词典:嶰律
原指做学问,工夫精到,自然用之不尽,取之不竭。后则泛指得心应手,顺利无碍。亦用以讽刺办事圆滑。孟子说,君子沿着正确的路子研探学问,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自觉地得到学问。自己自觉地求得的学问,就能心安理得地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