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羹尽栎釜

羹尽栎釜

羹(gēng耕):浓汤。栎釜(lìfǔ力府):刮锅边出声。此典指汉高祖刘邦以前卑微困难时,常领朋友到大嫂家吃饭,大嫂刮锅边出声,表示菜汤没有了,也就是不接待他们来吃饭了。后以此典比喻人情淡薄,或受到冷遇。 刘邦(前256年——前195年),字季,沛(今江苏沛县)人。兄弟四人,长兄叫刘伯,刘伯早死去。刘邦卑微潦倒,曾经为躲避某事,常常和客人去大嫂家吃饭。大嫂讨厌小叔,小叔和客人来到,大嫂假装做的肉菜汤已吃完,用饭勺刮锅边,客人因此起身离去。后又看到锅里还有肉菜汤,刘邦因此怨恨他的大嫂。等到刘邦当上皇帝,封赏兄弟,而大哥的儿子唯独没有得到封赏。太上皇为这来说情,刘邦说:“我不是忘记封他,因为他的母亲不是厚道人。”于是便封大嫂的儿子刘信为羹颉(jiá夹)侯。此典又作“厌丘嫂”、“戛釜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0《楚元王世家》1987页:“高祖兄弟四人,长兄伯,伯蚤(同“早”)卒。始高祖微时,尝辟(同“避”)事,时时与宾客过巨(大)嫂食。嫂厌叔,叔与客来,嫂详(通“佯”,假装)为羹尽,栎釜,宾客以故去。已而视釜中尚有羹,高祖由此怨其嫂。及高祖为帝,封昆弟(兄弟),而伯子独不得封。太上皇(汉高祖刘邦父亲)以为言,高祖曰:‘某非忘封之也,为其母不长(zhǎng掌,长辈)者耳。’于是乃封其子为羹颉(羹尽意)侯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哭刁景纯》:“但知从德公,未省厌丘嫂。” 宋·陆游《病中卧闻舂声》:“丘嫂羹存先戛釜,山僧斋竟始鸣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栀言蜡貌

    同“栀貌蜡言”。清钱谦益《〈诚意录〉序》:“不诚之人……玉表而珉中,栀言而蜡貌,此其情伪不可以掩一室,其声光不可以袭终朝,而况宇宙之大、终古之远乎?”【词语栀言蜡貌】   汉语大词典:栀言蜡貌

  • 抱马脚

    《后汉书.班超传》:“超还至于阗,王侯以下皆号泣曰:‘依汉使如衣父母,诚不可去。’互抱超马脚,不得行。”东汉.班超在疏勒时,肃宗下诏征超还。超至于阗国时,于阗国人都不愿超回国,抱超乘之马脚号泣。后因用

  • 禾黍伤情

    源见“黍离愁”。谓盛世不再,令人感伤。清方文《题阎牛叟眷西堂》诗:“堂以‘眷西’名,宁惟念所生。榛苓长入梦,禾黍最伤情。”

  • 荆钗布裙

    宋.李昉等辑《太平御览》卷七百十八引《列女传》:“梁鸿妻孟光,荆钗布裙。”梁鸿妻孟光以荆枝作钗,粗布为裙。后遂用“荆钗布裙”表示妇女朴素的服饰,又谦称自己的妻子为“荆妻”、“拙荆”、“山荆”、“老荆”

  • 苍水使

    汉赵晔《吴越春秋.越王无余外传》载:“〔禹〕登衡 岳……梦见赤绣衣男子,自称玄夷苍水使者”,谓禹曰:“欲得山神书者,斋于黄帝岩岳之下,三月庚子登山发石,金简之书存矣。”禹退而斋三月,庚子登宛委山,发石

  • 吞爻

    同“吴士吞爻”。清吴伟业《赠学易友人吴燕馀》诗:“吞爻梦逐虞生放,端策占成屈子穷。”【词语吞爻】   汉语大词典:吞爻

  • 不远千里而来

    意谓不以千里为远,长途跋涉而来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王曰:‘叟!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’”元.乔孟符《两世姻缘》四折:“你道是他不该,便活佛也恼下了莲台。也是俺官官相为,你可甚贤贤易色

  • 浣花叟

    唐杜甫《从事行赠严二别驾》诗:“成都乱罢气萧索,浣花草堂亦何有。”唐代大诗人杜甫,于成都市 浣花溪畔建草堂居住,又称杜甫草堂。后因以“浣花叟”指唐诗人杜甫。清方文《早春别芜湖诸子》诗:“恰似浣花叟,飘

  • 鹪鹩

    源见“鹪鹩一枝”。此鸟形微处卑,因以比喻弱小者或易于自足者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处分后事》:“奸豪计挠,鹪鹩破巢,苍苍胡不彰公道。”王西彦《古屋》一部六:“他的研究庄子哲学是一种问世的准备,他这位‘鹪鹩’

  • 平子归田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五东汉.张平子(衡)《归田赋》:“游都邑以永久,无明略以佐时……谅天道之微昧,追渔父以同嬉。”东汉.张衡字平子。他在《归田赋》中表达了自己不满现实的黑暗,情愿返回田园从事著述的心情。后用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