蒸食哀梨
比喻不辨东西好坏而随意糟蹋。宋陆游《齿痛有感》诗: “眼暗头童负圣时,齿牙欲脱更堪悲。暮年渐解人间事,蒸食哀梨亦自奇。” ●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 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云: 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烝食不? ’ ” 烝: 通“蒸” 。哀家梨: 指秣陵哀仲家所种之梨。甚美,大如升,入口消释。东晋桓玄(袭爵南郡公)自负其才。每见人不愉快就嗔怒道: 你得哀家之梨,能不蒸熟食用吗?
见“哀梨蒸食”。
比喻不辨东西好坏而随意糟蹋。宋陆游《齿痛有感》诗: “眼暗头童负圣时,齿牙欲脱更堪悲。暮年渐解人间事,蒸食哀梨亦自奇。” ●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 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云: 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烝食不? ’ ” 烝: 通“蒸” 。哀家梨: 指秣陵哀仲家所种之梨。甚美,大如升,入口消释。东晋桓玄(袭爵南郡公)自负其才。每见人不愉快就嗔怒道: 你得哀家之梨,能不蒸熟食用吗?
见“哀梨蒸食”。
由:经历,经过。 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指定的道路走去,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。 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并奉行的愚民政策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子曰:‘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’”《后汉书.方术传.
源见“闻鸡起舞”。谓相约及时奋发。清钱谦益《与姚将军茂之话旧有赠》诗:“知君未忘闻鸡约,髀肉如今尚未消。”
源见“洛神”。借指钟爱的美人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弹丝》:“那些个‘阳春白雪’调偏高,赋写甄神醉里邀,风流难过五陵豪。”【词语甄神】 汉语大词典:甄神
同“一指头禅”。宋黄裳《赠致政王朝凤》诗:“有身且睡三竿日,无物应看一指禅。”金元好问《奉酬子京禅师见赠之什》诗之一:“南风稳送北归船,留得虚名一指禅。”【词语一指禅】 成语:一指禅汉语大词典:一指
《易.系辞上》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处,或默或语。”后以“出处语默”谓出仕和隐退,发言和沉默。汉王符《潜夫论.实贡》:“一能之士,各贡所长,出处语默,勿强相兼。”见“出处默语”。明·王夫之《张子正蒙注·
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。借指薄绢,轻纱。宋周弼《二郎神.西施浣纱碛》词:“剪断鲛绡何人续,黯梦想、秋江风冷。”明 高东嘉《泣颜回.春游》套曲:“见游人往来,贪欢笑,舞鲛绡,闹咳咳笑高。”
赵抃(biàn变)弹劾权贵、不徇私情事。赵抃(1008-1084年),字阅道,号知非子。衢州西安(今浙江衢县)人。仁宗景祐年间进士,为州县官,以治绩被翰林学士曾公亮推荐为殿中侍御史,专司弹劾之职。他不
源见“神禹泣罪”。指执政首领自责其失。《南齐书.竟陵文宣王子良传》:“禹泣辜表仁,菲食旌约。”亦泛指帝王怜惜罪人。《隋书.于仲文传》:“伏愿垂泣辜之恩,降云雨之施,追草昧之始,录涓滴之功。”【词语泣辜
同“雪案萤窗”。宋刘克庄《老儒》诗:“向来岁月雪萤边,老去生涯井臼前。”
同“蓼莪废讲”。宋苏轼《谢生日诗启》:“《蓼莪》之感,迨衰老而不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