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泛指瑰宝。清刘大櫆《祭望溪先生文》:“周官士礼,久荒不锄。斫璞出玉,郎然虬珠。”【词语虬珠】 汉语大词典:虬珠
同“邻人吹笛”。唐皇甫冉《秋夜寄所思》诗:“邻笛哀声急,城砧朔气催。芙蓉已委绝,谁复可为媒?”
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喻得道成仙。以咏缑山。唐吴筠《缑山庙》诗:“逶迟轘辕侧,仰望缑山际。王子谢时人,笙歌此宾帝。”
源见“撤我虎皮”。古人坐虎皮讲学。后因以指讲席。皋比,虎皮。清王士禛《题施愚山〈卖船诗〉后》诗:“公独奋百世,皋比陈唐尧。”亦引申指传诵、讲习。姚华《曲海一勺》:“猥谈琐记,尚目录于缥缃;瞎话盲词,亦
见“弓上弦,刀出鞘”。
同“桑榆暮景”。宋苏轼《罢登州谢杜宿州启》:“桑榆晚景,忽蒙收录之恩。”偏正 照在桑树、榆树上的夕阳余辉。比喻垂老暮年。语本三国魏·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:“年在桑榆间,影响不能追。”宋·苏轼《罢登州谢杜
如鸟兽一般地生活,形容人没有志向。《文选.曹植.求自试表》:“禽息鸟视,终于白首。比徒圈牢之养物,非臣之所志也。”吕向注:“禽息,谓如鸟兽之视息,但求食、畏人而已,无余志。……言受爵禄,无益于时,亦何
源见“盗亦有道”。指盗贼的手段、方法或道德。唐韩偓《八月六日作》诗之二:“图霸未能知盗道,饰非唯欲害仁人。”明刘基《郁离子.蛇蝎》:“盗犨以如芒之钩系八尺之丝,钩牛舌而牵之,宵夜而牛随之行,莫之违也,
《隋书.贺若弼传》:“开皇九年,大举伐陈,以弼为行军总管。将渡江,酹酒而呪曰:‘弼亲承庙略,远振国威,伐罪吊民,除凶翦暴,上天长江,鉴其若此。’”贺若弼以行军总管南下伐陈,渡江时,酹酒发誓,除凶报国,
源见“黄金台”。即黄金台。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,以延天下之士,故称。明何景明《赠薛君来》诗之一:“千金台上求非易,万马群中认未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