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谪仙人

谪仙人

新唐书.李白传》:“李白至长安,往见贺知章,知章见其文,叹曰:‘子谪仙人也。’”唐.李白《对酒忆贺监诗序》:“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,呼余为谪仙人,因解金龟换酒为乐。”又《玉壶吟》:“世人不识东方朔,大隐金门是谪仙。”

谪仙人,是谓仙人谪居人间,唯天界独有,人间难得。贺知章,唐代著名诗人,官礼部侍郎,累迁秘书监,故称“贺监”。贺知章十分欣赏并推重李白品格高迈、才华冠世,故称之为“谪仙人”。后因用为称誉人才行高迈的语词。

宋.辛弃疾《水调歌头.和王正之右司吴江观雪见寄》词:“谪仙人,鸥鸟伴,两忘机。掀髯把酒一笑,诗在片帆西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李白《对酒忆贺监》 诗序:“太子宾客贺公,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,呼余为‘谪仙人’,因解金龟,换洒为乐。”唐·孟棨《本事诗·高逸》:“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,舍于逆旅。贺监知章闻其名,首访之,既奇其姿,复请所为文,出《蜀道难》以示之。读未竟、称叹者数四,号为‘谪仙’。解金龟换酒,与倾尽醉,期不间日,由是声誉光赫。贺又见其《乌栖曲》,叹赏苦吟曰:‘此诗可以泣鬼神矣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李白 (字太白) 刚从四川至京都长安,住在旅舍里,太子宾客秘书监贺知章 (字季真) 闻其名声,去访问他,先赞叹李白的容姿,又要他的诗文看。李白取出《蜀道难》诗,贺知章末读完,就再三称赞,称李为“谪仙人”,解下腰间金龟,与他痛饮。后来贺又见到李的《乌栖曲》诗,叹赏吟诵,说:“这诗可以感动鬼神了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代指李白; 也用以泛指潇洒飘逸、才华横溢的诗人、作家。

【典形】 贺监知、李谪仙、神仙谪、仙人李太白、谪仙、谪仙风采、谪仙人、谪仙魂、谪仙赋、谪仙狂。

【示例】

〔贺监知〕 清·王摅《侯生行》:“未必时无贺监知,归来且种先生柳。”

〔李谪仙〕 元·萨都拉《再赠李溉之学士》:“碧罗衫子乌纱帽,便是开元李谪仙。”

〔神仙谪〕 宋·黄庭坚 《木兰花令》:“翰林本是神仙谪,落帽风流倾座席。”

〔仙人李太白〕 元·萨都拉《峨眉云歌》:“仙人李太白,俊逸天下闻。芙蓉宫锦袍,袖有峨嵋云。”

〔谪仙〕 唐·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少陵无人谪仙死,才薄将奈石鼓何!”

〔谪仙人〕 宋·苏轼《送乔仝寄贺君》之六:“千古风流贺季真,最怜嗜酒谪仙人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浃日

    十日。浃,周匝,自甲至癸,周匝十日,谓之“浃日”。《国语.楚语下》:“远不过三月,近不过浃日。”【词语浃日】   汉语大词典:浃日

  • 霞帔

    《新唐书.司马承祯传》:“〔司马承祯〕对曰:‘国犹身也,故游心于淡,合气于漠,与物自然而无私焉,而天下治。’帝嗟味曰:‘广成之言也!’锡宝琴、霞纹帔,还之。”后遂以“霞帔”称道士服。唐刘禹锡《和令狐相

  • 足上红丝

    同“足上丝牵”。清李渔《奈何天.醉卺》:“非无缘分,但想起足上红丝,把满面妍媸都休论。”

  • 南阮

    源见“未能免俗”。借指侄辈。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十七:“邺王罗绍威喜文学,好儒士……江东有罗隐,为钱镠客,绍威申南阮之敬。隐以所著文章诗赋酬寄,绍威大倾慕之。”亦借指贫穷之家。清李渔《奈何天.媒欺》

  • 寒心

    灰心、悲伤或恐惧的意思。《左传.哀公十五年》:“寡君是以寒心。”《史记.刺客列传》:“足为寒心。”司马贞《索隐》:“凡人寒甚则心战,恐惧亦战。今以惧譬寒,言可为心战。”【词语寒心】   汉语大词典:寒

  • 观者如堵墙

    堵:墙壁。 观看的人象围墙一样。 形容观众很多。语出《礼记.射义》:“孔子射于矍相之圃,盖观者如堵墙。”《世说新语.容止》:“卫玠从豫章至下都,人久闻其名,观者如堵墙。”明.宋濂《文原》:“习大射

  • 沉鱼落雁

    《庄子.齐物论》:“毛嫱、丽姬,人之所美也;鱼见之深入,鸟见之高飞,麋鹿见之决骤,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(正其颜色)哉?”庄子的意思,是形容美人之美,使鱼、鸟、麋、鹿等禽兽睹美而惊,不敢正眼相看。后世根据

  • 自摩髀肉

    源见“髀肉复生”。慨叹奔波劳苦,对能否有作为尚存疑虑。清黄遵宪《将应廷试感怀》诗:“二十余年付转车,自摩髀肉问何如。”

  • 坦荡

    《论语.述而》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”后因以“坦荡”形容胸襟开阔,心地纯洁。南朝 梁沈约《怀旧诗.伤王谌》:“长史体闲任,坦荡无外求。”曹靖华《飞花集.怀周恩来同志》:“那样坦荡的胸怀,以及待人

  • 延津剑会

    同“延津剑合”。清 顾汧《无题》诗之一:“延津剑会知何日,合浦珠还只浪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