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雄鸡断尾

雄鸡断尾

左传.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宾孟适郊,见雄鸡自断其尾。问之,侍者曰:‘自惮其牺也。’”晋.杜预注:“畏其为牺牲奉宗庙,故自残毁。”

春秋时,宾孟看到有雄鸡自断其尾,人们以为鸡是由于怕充当祭品而自毁。后用为物以美而致灾,或以其戕求生存的典故。

唐.白居易《答桐花》:“雄鸡自断尾,不愿为牺牲。”宋.苏轼《僧爽白鸡》诗:“断尾雄鸡本畏烹,年来听法半修行。”


主谓 原指雄鸡怕做祭祀的牺牲品,故自残毁。后用以比喻人怕被杀而自杀。语本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宾孟适郊,见雄鸡自断其尾。问之,侍者曰:‘自惮其牺也。’”△常用于描写自我残毁。也作“断尾雄鸡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宾孟适郊,见雄鸡自断其尾。问之,侍者曰:‘自惮其牺也。’”晋·杜预注:“畏其为牺牲奉宗庙,故自残毁。”

【今译】 周景王时,宾孟来到郊外,见有雄鸡自己把尾巴弄断。问侍者,侍者说:“它害怕拿它当祭品去祭祀宗庙,所以自己弄断尾巴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因忧谗畏讥,自我隐晦,甘于无用。

【典形】 宾孟鸡、惮牺鸡、断尾、断尾雄鸡、雄鸡断尾、断尾鸡、雄鸡惮为牺。

【示例】

〔宾孟鸡〕 清·王夫之《读甘蔗生遣兴诗》:“李斯犬在难成虎,宾孟鸡全岂似鸾。”

〔惮牺鸡〕 清·程先贞《杂诗》:“请看惮牺鸡,不遣羽毛歆。”

〔断尾〕 清·钱谦益《狱中杂诗》之五:“惮往鸡群看断尾,谋新鼠穴梦乘车。”

〔断尾雄鸡〕 宋·苏轼《盐官绝句·僧爽白鸡》:“断尾雄鸡本畏烹,年来听法伴修行。”

〔雄鸡断尾〕 清· 王士禛《送宗梅岑归淮南》:“雄鸡能断尾,野鹤讵乘轩。”


【词语雄鸡断尾】  成语:雄鸡断尾汉语词典:雄鸡断尾

猜你喜欢

  • 牙签锦轴

    同“牙签玉轴”。明无名氏《赠书记.秘书赠合》:“牙签锦轴吾良友,明窗净几共夷犹。”见“牙签玉轴”。明·无名氏《赠书记·秘书赠合》:“~吾良友,明窗净几共夷犹。”【词语牙签锦轴】  成语:牙签锦轴汉语大

  • 掌上腰肢

    源见“掌上舞”。形容舞女腰肢纤柔。宋李纲《西江月.赠友人侍儿名莺莺者》词:“意态何如涎涎,轻盈只想飞飞……揽断楼中风月,且看掌上腰肢。”

  • 三相张家

    《新唐书.张嘉贞传.张弘靖》:“先第在东都思顺里,盛丽甲当时,历五世无所增葺(qì修补房屋),时号‘三相张家’云。”唐玄宗时用张嘉贞为相,德宗时用张延赏为相,宪宗时用张弘靖为相。三人都是张姓又都任职宰

  • 斗霹雳

    《北齐书.薛孤延传》:“高祖(高欢)尝阅马于北牧,道逢暴雨,大雷震地。前有浮图一所,高祖令延视之。延乃驰马按矟(shuò,同槊,矛类的兵器)直前,未至三十步,雷火烧面。延唱杀,绕浮图走,火遂灭。延还,

  • 遗珥坠簪

    同“遗簪堕珥”。清洪昇《长生殿.禊游》:“朱轮,碾破芳堤,遗珥坠簪,落花相衬。”见“遗簪堕珥”。清·洪昇《长生殿·禊游》:“朱轮,碾破芳堤,~,落花相衬。”【词语遗珥坠簪】  成语:遗珥坠簪汉语大词典

  • 骊龙珠

    同“骊珠”。三国 魏曹植《七启》:“饰以文犀,雕以翠绿,缀以骊龙之珠,错以荆山之玉。”唐皎然《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》诗:“抉得骊龙珠,光彩曜掌握。”【词语骊龙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骊龙珠

  • 扪参

    源见“扪参历井”。形容登上极高之地。宋 覃怀高《水调歌头.游武夷》词:“几欲挐舟九曲,便拟扪参绝顶,直下俯尘寰。”【词语扪参】   汉语大词典:扪参

  • 绰绰有裕

    绰绰:宽裕貌。 形容很宽裕。语出《诗.小雅.角弓》:“此令兄弟,绰绰有裕。”晋.陆机《汉高祖功臣颂》:“猗欤汝阴,绰绰有裕。”一作〔绰绰然有余裕〕。意同“绰绰有裕”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我无官

  • 穷寇勿追

    《孙子.军争篇》:“穷寇勿追,此用兵之法也。”《后汉书.皇甫嵩传》:“兵法,穷寇勿追,归众勿迫。”孙子兵法上论述与敌作战时指出,对于走投无路的残敌,不应过分追击,以防垂死反扑,给己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

  • 叔度陂湖

    《后汉书.黄宪传》:“叔度(黄宪字)汪汪若千顷陂,澄之不清,淆之不浊,不可量也。”后因以“叔度陂湖”比喻人的器宇胸襟宏伟宽大。唐黄滔《祭崔补阙道融文》:“多君于士元廊庙,待我以叔度陂湖。”主谓 比喻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