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七星关

七星关

①明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南四十五里南新镇(七星关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茂州:“又南有七星关。”《清一统志·茂州》:七星关“关前山有小孔七,大孔一,穿山而成,如七星伴月然,故名。关南栈道临江倚崖,古称绝险。明嘉靖十九年,副使张问之凿崖开修,旁有偏桥”。

②在今贵州福泉县北五里。明郭子章《黔记》卷5:“自东北由七星关地松水洞、阿亮砦、打铁关、滃埋砦、上塘坡洞,至平越行府,共九十余里。”

③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南九十里七星关。


(1)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南南新(七星关)。因关前有山,上有小孔七,大孔一,穿山而成,如七星伴月,故名;一说即唐时望星关。关南栈道西临岷江倚崖,甚为险绝。明嘉靖十九年(1540年),凿崖开修。(2)在贵州省毕节市西与赫章县交界处。当川、黔、滇三省咽喉,关口海拔1440米。关下六冲河水急滩险,两岸悬崖嵯峨,形势险要。相传三国时诸葛武侯南征回师途经此地,连夜抢渡,燃火七堆,通宵不灭,宛若七星照耀,因此得名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置七星关后千户所,属乌撒卫。驻重兵把守关隘,有黔腹雄关、汉诸葛武侯祀七星关处等题词。关下有中国工农红军二、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烈士纪念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会泽县

    清雍正五年(1727)置,属东川府。治所在巧家汛(今云南巧家县北二十二里巧家营)。民国《会泽县地志资料》:“境内壁谷小江与金沙江会,车洪江与牛栏江会,至与鲁甸分界处牛栏江与金沙江又会。以数水所会定名,

  • 瑞河

    即今江西锦江下游经高安市一段。因高安旧置瑞州,故水有瑞河之称。

  • 象牙潭

    在今江西丰城市北象牙村。《陈书·周文育传》: 永定 三年 (559),周文育讨余公飏、余孝劢,“自率众军入象牙江,城于金口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开平三年(909),“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,

  • 脱斡怜万户府

    元初置,属女直水达达路。治所在脱斡怜 (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万里通和)。后废。

  • 巩昌布政使司

    清康熙六年(1667)改陕西右布政使司置,治所在巩昌府(治今甘肃陇西县)。辖境约当今宁夏及甘肃东南部。七年(1668)改为甘肃布政使司。清康熙六年(1667年)改陕西布政使司置,治巩昌府(今甘肃陇西县

  • 论川州

   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
  • 谷峡山

    在今贵州龙里县东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龙里卫:谷峡山“在大平伐长官司治东北。连峰峭壁,中一径可通,为两司界限”。

  • 塔提朗

    即今新疆且末县东北塔提让乡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67: 卡墙河 “又东经古且末国南,又东经塔提朗”。

  • 同笋汛

    清置,属广顺州。即今贵州长顺县西十五里筒笋乡。旧有把总驻守。

  • 冠氏县

    隋开皇六年 (586) 置,属魏州。治所即今山东冠县。大业初属武阳郡。唐仍属魏州。宋属大名府。蒙古至元六年 (1269) 升为冠州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析馆陶县地置,治今山东省冠县北。属武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