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平山
即今福建平和县东三平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平和县:三平山“在县东南。岩谷深邃,结曲崎危,登者必历三险三平,乃至其巅。有峰岩泉石诸胜”。
即今福建平和县东三平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平和县:三平山“在县东南。岩谷深邃,结曲崎危,登者必历三险三平,乃至其巅。有峰岩泉石诸胜”。
即今贵州绥阳县东北茅家铺乡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:“中堡铺”条下:又有“毛家铺”等,皆戍守处。
春秋时名郚,后演变为鄌郚。即今山东昌乐县南鄌郚镇。明嘉靖 《昌乐县志》: 唐郚店集 “在县南五十里”。
即鹿头关。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三十八里鹿头山上。《元和志》 卷31德阳县: 鹿头戍 “在县北三十八里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建中四年 (783),“剑南西山兵马使张朏以所部兵作乱,入成都,西川节度使张延赏
明置,在今广西上思县西。
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“两崖壁立,下有一孔,若鲇鱼口,长十余里。乌江经此,湍流澎湃,险不可言。”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西安县置,属驩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香山附近。大业初属日南郡。后废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为源州治。贞观后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以西安县改名,治今越南河静
1913年改围场厅置, 后属直隶热河道。治所在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自治县东克勒沟。1928年属热河省。1931年移治锥子山, 即今治。1956年属河北省。1989年改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
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裕州方城县:“大乘山在州东南。《裕州图经》云‘大乘峙前,方城镇后’者也。”
即今新疆皮山县。《清一统志·叶尔羌》:皮什南“在叶尔羌城东南三百十里。有河出南山下,北流百余里,饶水草,于汉为皮山国地”。
在今湖北宜城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宜城县:羊祜汊“在县北三十里”。清置镇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三》:羊祜汊镇“在宜城县北二十五里。相近有毛家埠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