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勒凹卜顿寨
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。清雍正二年(1724)置下勒凹卜顿寨土百户。
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。清雍正二年(1724)置下勒凹卜顿寨土百户。
①山名。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仙台山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夹右碣石入于河。” 秦始皇、汉武帝皆曾东巡至此登临观海。东汉建安十二年(207) 曹操用兵乌桓过此,作 《观沧海》 诗: 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”
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 莒山 “在凤台县东北五十里,北接高平县界。下有道泉,其左有全玉岭,相传即蔺相如怀璧从间道归处”。
即妙应寺。在今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路北。因寺内有一座元代建筑的大型藏式佛塔,上下遍涂白垩,故名。
在今贵州遵义县 (南白镇) 西北乐理 (乐民村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遵义府遵义县: 落濛关在 “府西三十里。(明) 万历中,水西安疆臣讨杨应龙,由西路沙溪、马站、石壁、花毛田而进,夺落濛关”。在今贵
西晋太康五年(284)以揭阳县改名,属南康郡。治所在今江西石城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虔化县:废陂阳县“以陂阳水为名”。隋开皇十三年(593)废入宁都县。古县名。西晋太康五年(284年)改揭阳县置
秦离宫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秦始皇三十一年(前208),“始皇为微行咸阳,与武士四人俱,夜出逢盗兰池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渭城县注:有“兰池宫”。秦置,在今陕西咸阳市东。秦
明嘉靖二十年 (1541) 置,属绥宁县。即今湖南绥宁县东蓝溪村。
亦作大谢山。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南海上大榭岛。清康熙《定海县志》卷2:大榭山,“《旧志》皆作大若,以音近讹榭耳”。即“大谢山”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观海卫。即今浙江慈溪市东六十四里龙山镇。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,戚继光大败倭寇于此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南龙山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
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建东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