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原
在今陕西省南部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1:万年县有毕原、白鹿原、少陵原;同书卷12:长安县有高阳原、细柳原。合称五原。
在今陕西省南部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1:万年县有毕原、白鹿原、少陵原;同书卷12:长安县有高阳原、细柳原。合称五原。
指今内蒙古河套以北、阴山以南夹山带河地区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三十三年(前214),“使蒙恬渡河取高阙、阳山、北假中,筑亭障以逐戎人”。裴骃《集解》云:“北方官田主以田假与贫人,故云北假。”《汉书·
即今福建漳州市西北仙都。清乾隆《龙溪县志》卷2《街市》有仙都墟。
金置,属符离县。即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。集东有唐白居易少年时期寓所“东林草堂”遗址。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北部。面积138.8平方千米。人口8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符离集,人口1.3万。以符离集得
在今山东莒县东南。《水经·沭水注》: 浔水“出于巨公之山西南流,旧堨以溉田,东西二十里,南北十五里。浔水又西南流入沭”。
在今江苏昆山市马鞍山东麓。刘过(1154—1206),字改之,号龙洲道人。太和(今江西泰和)人,一说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南宋诗人、词人。南宋嘉定五年(1212)知县潘友文买山葬此,并立祠于墓东东斋之
亦称胶河。即今山东东部胶莱河。源出山东胶南市西铁橛山,北流经高密、平度,至昌邑县东北入海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中》: “辅国将军刘思效破魏青州刺史元系于胶水。”即此。古水名。即今山东省境内胶河。源出今招远市
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南。清乾隆中置巡司于此。在今湖南省汉寿县东南。清置巡检司于此,属龙阳县。
唐置,为羁縻州。治所约在今陕西榆林市境。唐羁縻州。永徽元年(650年)以薛延陀部落置,约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中部。属达浑都督府。开耀元年(681年)侨治夏州宁朔县(今陕西靖边县东北)界。
又名报宁禅寺。北宋置,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建康府:半山寺,“半山报宁禅寺,王荆公故宅也。由东门至蒋山此为半道,故以半山为名。元丰七年公病既愈,乃请以宅为寺,因赐额为报宁禅寺”。《方
在今江西临川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临川县:白马峡在“府南八十里。上流受山麓八十一源,水并出峡间。两山拱合,中辟如门。石壁㟏岈,溪流汹涌,其间曾不容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