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会稽郡

会稽郡

①秦始皇二十五年(前222)置,治所在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,上海市,浙江天台山、大盘山、仙霞岭以北及皖南一角。西汉时南扩至浙江、福建全省。东汉永建四年(129)徙治山阴县(今浙江绍兴市)。东汉末属扬州。南朝宋属东扬州。齐属扬州,梁复属东扬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大业三年(607)复置。唐武德四年(621)改为越州,天宝元年(742)复改会稽郡。辖境缩小至相当今浙江浦阳江(浦江县除外)、甬江、曹娥江流域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越州。

②十六国西凉置,治所在会稽县(今甘肃玉门市西北玉门镇附近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玉门市地。北周初改为晋昌郡。


(1)秦始皇二十五年(前222年)置,治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,浙江省仙霞岭、牛头山、天台山以北和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、率水流域地。西汉时扩大,相当今江苏省长江以南,茅山以东,浙江省大部(仅天目山和淳安以西小部地区除外)及福建省全省。东汉顺帝时移治山阴县(今浙江绍兴市)。其后辖境逐渐缩小。西晋太康初为国,永宁元年(301年)国除为郡。东晋咸和时复为国,南朝宋复为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。大业三年(607年)又改越州置,治会稽县(今浙江绍兴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浦阳江(浦江县除外)、曹娥江及甬江流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为越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又为会稽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越州。后习惯上会稽郡仍为越州的别称。(2)十六国西凉置,治今甘肃省安西县境。辖境约今甘肃省安西县、敦煌市部分地区。北周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傅家营

    在今河北盐山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盐山县: 傅家营在 “县南五十里。又南接山东海丰县境,旧置戍守于此”。

  • 净净沟水

    即白沟水。在今安徽萧县南。自梧桐陂北流入古获水。《水经· 获水注》: “猚水又东,净净沟水注之。水上承梧桐陂,西北流,即刘中书澄之所谓白沟水也。又北入于猚,俗名之曰净净沟也。”

  • 蓝渡街

    即今安徽休宁县西蓝渡乡。清康熙 《休宁县志》 卷1: 蓝渡街 “西十三里。长一里”。

  • 幽州

    ①古 “九州” 之一。在今北京市、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。《尔雅·释地》: “燕曰幽州。” 《周礼·职方》: “东北曰幽州。”②汉武帝置十三州刺史部之一。东汉治所在蓟县(今北京市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北京市、

  • 射箭台 (臺)

    在今江苏沛县东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徐州沛县: 射箭台 “明成祖驻师时所筑也”。

  • 温泉盐池

    即今宁夏盐池县西南惠堡盐池。《元和志》 卷4灵州回乐县: “温泉盐池,县南一百八十三里。周回三十一里。”

  • 黑龙集

    ①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南四十二里黑龙集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1: 同治三年 (1864)十一月,捻军趋 “镇平之黑龙集”。②即今湖北襄阳县 (张湾镇) 西北黑龙镇。清设千总驻防。集镇名。在湖北省

  • 望垣县

    西汉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北渭河南岸新阳乡。东汉属汉阳郡。西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天水市西渭河南岸。属天水郡。王莽时改望亭县。东汉复改望垣县。西晋时废。

  • 零溪镇

   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七十五里。宋置零溪砦。明置零溪巡司。在湖南省慈利县东南部。面积155.7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零溪,人口3470。镇因河名。1950年属慈利县第二区。1956

  • 茹庄

    即今河北永年县 (临洺关) 东三十里茹佐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1永年县图: 西北有茹庄。光绪 《永年县志》 疆域图作茹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