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信安县

信安县

①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新安县置,属东阳郡。治所即今浙江衢州市。唐武德四年 (621)为衢州治。天宝、至德间为信安郡治。咸通中更名西安县。

②南朝梁置,属西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十五里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麻城县。

③隋大业十年 (614) 置,属黔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武隆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0黔州信宁县: “以地居信安山,遂以信安为名。” 唐武德二年 (619) 改为信宁县。

④北宋太平兴国二年 (977) 改义宁县置,属广州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天台。熙宁五年(1072) 废为镇入新兴县,元祐元年 (1086) 复为县;绍圣元年 (1094) 又废为镇,后又复为县,属广州。南宋建炎初废。

⑤南宋咸淳三年 (1267) 改常山县置,属衢州。治所即今浙江常山县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复改常山。

⑥金大定七年 (1167) 改信安军置,属霸州。治所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信安镇。元光元年 (1222) 升为镇安府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,一说太康三年)改东阳郡新安县置,治今浙江省衢州市。唐武德四年至六年(621—623)为衢州治。垂拱二年(686年)复为衢州治。咸通中改名西安县。(2)南朝梁置,治今湖北省麻城市东。属义阳郡,陈属建平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麻城。(3)隋大业十二年(616年)置,治今重庆市武隆县东南,属黔安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改信宁县。(4)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改义宁县置,治今广东省新会市西南天台,属广州。熙宁五年(1072年)降为镇,元祐元年(1086年)复为县。绍圣元年(1094年)又降为镇,旋恢复县。南宋建炎初废。(5)金大定七年(1167年)降信安军置,治今河北省霸州市东北信安镇。元光元年(1222年),伊拉仲夹努移屯信安。高阳公张甫因奏:信安本臣北境,地当冲要,乞权改为府以重之,诏改信安为镇安府。(6)南宋咸淳三年(1267年)以常山县改名,即今浙江省常山县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复名常山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宁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初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南。后废。

  • 东胜前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分东胜卫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。次年废。

  • 馆驿前汛

    在今江西波阳县西鄱江北岸。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2饶州府鄱阳县: “路出月波门,五里至馆驿前。” 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饶州鄱阳县: 有馆驿前汛。

  • 四郑铁路

    即四洮铁路的东段。从吉林四平(今四平市)至郑家屯(今双辽)。长87.9公里。1917年修筑。

  • 狄村集

    即今河北巨鹿县东南十八里堤村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巨鹿县图:东南有狄村集。

  • 天心阁

    在今湖南长沙市东南角城堞上,与岳麓山遥相对峙。清咸丰二年(1852)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部在此歼灭清兵甚众,城垣几被攻破,萧于此役殉难。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旧城区南门。原为天心、文昌二阁,清初重修并为天心阁

  • 剻城县

    即蒯城县。西晋置,属始平郡。在今陕西宝鸡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凤翔府》: 剻城旧县 “在宝鸡县东”。古县名。西晋咸宁四年(278年)析陈仓县置,治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。属始平郡。后废。

  • 中亭水

    亦名武亭川、杜水。即今陕西武功县西漆水河。自麟游县东南流至乾县和永寿县界,折而南流,至武功县西南入渭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大横水即杜水,“南径美阳县之中亭川,注雍水,谓之中亭水”。

  • 夏家堡子

    即今辽宁清原满族治县西北夏家堡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开原县图: 东南有夏家堡。

  • 中胄县

    南朝宋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境。南齐以后废。按《宋书·州郡》:郁林太守“中胄疑即桂林之中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