勐 (猛) 董
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勐董镇。清代属镇边厅,后于此置勐角董土千总。傣语 “勐”为地方,“董” 为集中,意即集中的地方。
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勐董镇。清代属镇边厅,后于此置勐角董土千总。傣语 “勐”为地方,“董” 为集中,意即集中的地方。
在今浙江鄞县西部横街镇北、高桥乡南。旧名莺脰湖,约形成于南朝齐、梁之际。唐大历八年(773)更名广德湖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明州鄮县:“西十二里有广德湖,溉田四百顷,贞元九年刺史任侗因故迹增修。”北宋
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。旧作马头镇,明置巡司于此。(1)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南部。面积112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码头,人口 3800。地处运粮河北岸,因河岸码头得名。1958年成立码
即今山西襄垣县西北虒亭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上党郡铜鞮县有下虒聚。在今山西省襄垣县西北虒亭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铜鞮有上虒亭、下虒聚。”即此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梁封县置,属高州。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境。大业初废入连江县。
清雍正三年(1725)设,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呼亚格特南,依德尔河北岸。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吉水县置,属吉安路。治所即今江西吉水县。明洪武初降为吉水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吉水县置,治今江西省吉水县。属吉安路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吉水县一带。明洪武初又降为县。
在今湖北宜城市西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沔水又南与疏水合,水出中庐县西南,东南至县北界, 东入沔水, 谓之疏口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二年 (781),“ (梁)
在今浙江仙居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仙居县: 彭溪山 “在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旧志》: 出多林木,饶五谷,脉接天台,水流为彭溪”。
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十五里。《元史·石抹按只传》:“(石枺)不老从攻嘉定,以巨舰七十艘载勇士数千人,据其上流,于府江红岩滩,造浮桥以渡。”即此。
唐置,在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40庭州: 郝遮镇 “在蒲类 (县) 东北四十里。当回鹘路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后庭县: “有蒲类、郝遮、咸泉三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