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医巫闾山

医巫闾山

一作医无虑山,俗呼广宁山。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和义县之间医巫闾山。相传虞舜封十二山之一。《周礼·职方氏》:“东北曰幽州,其山镇曰医无闾。”隋建北镇寺。《隋书·礼仪志二》:开皇十四年(594)闰十月,诏“北镇医无闾山,……并就山立祠”,始称北镇。此山东北——西南走向,高十余里,周围二百四十里,主峰望海山。历朝统治者都加以祭祀。唐代封山神为广宁公,明诏定为山神。其山掩抱六重,故又名六山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显州:辽人皇王托云,爱其奇秀,购书万卷,置山之绝顶,筑堂曰望海。山下之北镇庙,为清代建筑物。庙东有仙人岩,上镌仙像。桃花洞有明张学颜刻“补天石”三字,还有翠云屏等名胜。山产美石,俗名“锦州石”。


又称六山、广宁山等。简称闾山。医巫闾系鲜卑语,意为“大山”。在辽宁省西部,大凌河以东、辽河平原西缘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海拔400米左右。主峰望海山,海拔867米。山体由花岗岩等构成。东北三大名山(另为千山、长白山)中最负盛名。山势雄伟,多大型奇石,有大石棚、望海寺、旷观亭等著名景区,并以松林见胜。山上林木青翠,历代寺庙很多,并多碑碣和摩崖题字。盛产多种中草药材,所产“锦州石”有名。《周礼·职方》:“东北曰幽州,其山镇曰医巫闾。”即此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顺化县

    ①唐至德元年 (756) 改安化县置,为顺化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。乾元初为庆州治。北宋乾德二年 (964) 复为安化县。②唐置,属羁縻播朗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北。后废。③清光绪三十二年 (190

  • 南通博物苑

    在今江苏南通市城东濠河南畔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 (1905),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办的博物馆,创办人系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。初建时占地35亩,以后逐步扩大。有中馆、南馆、北馆,收藏、陈列

  • 松门山

    ①在今浙江温岭市东。本为海岛,后因泥沙淤积始与陆连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台州: 松门山“在黄岩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按: 王羲之 《游西郡记》云: 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岛屿皆生松,故曰松门”。《方舆纪要》

  • 鸡雀湖

    在今江苏姜堰市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0泰州:鸡雀湖“在海陵县东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泰州:“鸡雀湖在州东北四十里。周三十里。旧多鸡雀飞集, 因名。”

  • 金花桥

    ①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隅,跨金水河。明天启 《成都府志》 卷3: “金花桥在府城中卫大街,旧有坊,今废。即市桥也。”②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北金花镇,跨江安河上。明天启 《成都府志》 卷3: 金花桥在 “

  • 悦城镇

    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改悦城县置,属端溪县。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八十里悦城镇。在广东省德庆县东南部、西江下游北岸。面积221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悦城,人口 4900。 西晋元康年间悦

  • 斩龙坳山

    在今湖南绥宁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绥宁县: 斩龙坳山 “上有土堆五,一大四小,状如龙爪”。

  • 北燕

    ①即燕。西周封国。都蓟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后世为与南方的燕相区别,故称北燕。②又名黄龙国。十六国之一。东晋义熙五年(409)冯跋灭后燕,都龙城(今辽宁朝阳市),史称北燕。高云死,跋即天王位于昌黎县(今

  • 昭武九姓

    隋唐时对今中亚锡尔、阿姆两河流域九姓政权的总称。九姓指康、安、曹、石、米、何、火寻、戊地、史。康旧居昭武 (今甘肃临泽县境),因被突厥所破,西迁至今中亚,建九姓政权,以昭武为姓,故名。唐永徽中内附,分

  • 柜县

    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市北境王台乡。东汉属北海国,后废。《水经·胶水注》:柜艾水 “出柜县西南柜艾山……东北流径柜县故城西,王莽之祓同也。世谓之王城”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胶南市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