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城县

南城县

①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石下 (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洪门水库内)。以其在郡之南,故名南城。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分属临川郡。西晋太康初迁治盱江西岸塌埠街 (今县北光塔村) 改名新南城县。东晋大兴中复为南城县。南齐为临川郡治。陈属临川郡。隋平陈属抚州,大业初属临川郡。唐属抚州,乾符时移治今南城县治。五代时南唐于此置建武军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 改为建昌军。元为建昌路治。明、清为江西建昌府治。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②东汉改南成侯国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平邑县南七十里南武城。西晋改名南武城县。南朝宋复改南城县。北齐省。

③北魏置,属晋昌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洋县境。后废。


(1)古县名。东汉改南成侯国置,治今山东省平邑县南,属泰山郡。西晋改为南武城县。南朝宋复为南城县。北齐省。(2)今县名。在江西省东部、抚河中上游。属抚州市。面积 1698 平方千米。人口30.2万。辖8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建昌镇。西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分豫章郡南境立南城县,治今县东南洪门水库内,属豫章郡。以其在郡城之南而名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建昌军南城县:“以其在(豫章)郡城之南,故名南城。”三国吴属临川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移治今址(北门外榻埠街),改名新南城。东晋复称南城。南朝齐为临川郡治;陈郡治迁回临汝县。隋、唐属抚州或临川郡。唐乾符三年(876年)县治迁今址南天井源。五代南唐为建武军治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为建昌军治。元丰年间军、县治迁今址。元为建昌路治。明、清为建昌府治。1912年废府存县,属江西省。1914年属豫章道。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抚州专区,1970年属抚州地区,2000年属抚州市。县境东北地处武夷山西翼,西居雩山北端,旴江(抚河)纵贯南北,旴江支流黎滩河上建有洪门水库及电站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省柑橘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。农产油菜籽、豆类、花生等。特产麻姑米、麻姑茶、麻姑酒。山地富森林。有石灰石、瓷土、硫铁矿、矿泉水等资源。工业有机械、采矿、水泥、染织、食品、酿酒、制药、服装、印刷等。有206、316国道,抚南、黎城、林崇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麻姑山、万年桥、聚星塔、宝方寺、潮音洞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米山镇

    即今山西高平县东南米山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米山镇“在高平县东十里。有堡。当泽、潞之冲,居民稠密,商贾辏集”。(1)在山西省高平市中部。面积64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米山,人口

  • 马莲镇

    又名马莲滩镇。在今陕西白水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二》:马莲镇“在白水县西北五十里秦山堡。有城。北出鄜延必由之路。甚险窄。明嘉靖间设巡司。今裁”。

  • 开封道

    1914年由豫东道改置,属河南省。治开封县(今河南开封市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郾城、漯河、商水、项城、沈丘以北,荥阳、新密、禹州、襄城以东黄河南岸地区。1927年废。1914年6月由豫东道改名,治开封县(

  • 净乐县

    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置,属威州。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境。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 废入威楚县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置,治今云南省楚雄市境内。属威楚路。至元二十一年废。

  • 砂堰

   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附近。《宋史·魏胜传》: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(1161),“胜军已入城,金兵径趋城东,欲过砂堰圜城为营。胜先已据堰备之,金军不得过,拒战竟日,终不能近”。

  • 下雷峒

    明初改下雷州置,属镇安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镇。嘉靖四十三年(1564)属南宁府。万历十八年(1590)改为下雷州。元降下雷州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北下雷镇。明万历十八年(1590年)

  • 铜湾市

    即今湖南怀化市东六十四里铜湾镇。宋置铜安砦。清时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长河西安抚司

    五代后蜀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。元改为长河西宣抚司。

  • 麻叶瓮

    古国名。在今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: “麻叶瓮,在西南海中。永乐三年十月遣使赍玺书赐物,招谕其国。”

  • 天井山

    ①在今安徽旌德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宁国府:天井山“在旌德县西三十里。有飞泉激湍”。②在今浙江鄞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鄞县:天井山在“府西南七十里。下瞰深渊,上有五井,峻险难陟”。③在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