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州津

南州津

即采石津。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江口。《陈书·宣帝纪》: “自今有罢任之徒,许分留部下; 其已在江外,亦令迎还,悉住南州津里安置。”


又称南津。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。南朝梁普通七年(526年)置校尉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柏谷

    即今河南灵宝市西南朱阳镇。《国语· 晋语二》: “公子重耳出亡,及柏谷,卜适齐、楚。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柏谷水 “北流径其亭下,……汉武帝尝微行此亭,见馈亭长妻。故潘岳 《西征赋》 曰: ‘长傲客于

  • 东沙角

    即今浙江岱山县(高亭镇)西北二十里东沙镇。清光绪《浙江省沿海图说》岱山:“中小轮船东沙角亦可停泊。”

  • 麻喏巴歇国

    公元1293—1451年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王国。都城名麻喏巴歇,在今惹班,乃以都城为国名。《元史· 外国列传》 “爪哇” 条作“麻喏巴歇”。《史弼传》 作 “麻喏八歇”。《岛夷志略》 作“门遮把逸”。

  • 广西两江道宣慰司

    元元贞元年(1295)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静江路(治今广西桂林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及越南北部地。分司在邕州(今广西南宁市)。至正末,改为广西等处行中书省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以左、右江宣慰司置,

  • 勺梁

    又名三梁亭。战国赵地。在今河北望都县西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曰:“燕人伐赵,围浊鹿。赵武灵王及代人救浊鹿,败燕师于勺梁。”即此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又称三梁。在今河北省望都县西。《古本竹书纪

  • 滟滪堆

    亦作滛预堆、犹豫堆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下长江瞿唐峡口。南朝梁李膺 《益州记》: “滟滪堆,夏水涨没数十丈,其状如马,舟人不敢进,故曰滟滪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 148奉节县: “滟滪堆,周回二十丈,

  • 鹿肠山

    在今河南淇县西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初平四年 (193),“绍乃出军,入朝歌鹿肠山苍岩谷口,讨干毒”。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淇县西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东汉初平四年(193年)袁绍出兵,“入朝歌鹿肠山苍岩

  • 蓝家关

    即今贵州瓮安县东南蓝家关。《清一统志·平越州》 “头关” 条内: “又县东南四十里蓝家关,皆境内要地。”

  • 浑水河

    亦作洪水河。在今新疆伽师县境。为喀什噶尔河歧流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68: 乌兰乌苏河“又东入伽师县境,出龙口桥,分支为洪水河”。《清史稿·长龄传》: 道光七年 (1827),平张格尔之乱,战于沙

  • 信阳县

   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(976) 改义阳县置,为信阳军治。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而改名。治所即今河南信阳市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为信阳府治。十五年 (1278) 为信阳州治。元末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