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扶州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怀德县(今广东信宜县东北)。因僚族起义,侨治泷州 (今罗定市南)。后徙治信义县 (今信宜县西南镇隆镇)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,二年 (628) 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广东信宜县地。五年 (631) 又废,六年 (632) 复置,八年改为窦州。
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信义县(今广东信宜西南镇隆)。辖今广东省信宜市一带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,二年复置,五年又废,六年又复置,改名窦州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怀德县(今广东信宜县东北)。因僚族起义,侨治泷州 (今罗定市南)。后徙治信义县 (今信宜县西南镇隆镇)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,二年 (628) 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广东信宜县地。五年 (631) 又废,六年 (632) 复置,八年改为窦州。
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信义县(今广东信宜西南镇隆)。辖今广东省信宜市一带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,二年复置,五年又废,六年又复置,改名窦州。
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延恩县: “有经略军,在榆多勒城,天宝中王忠嗣奏置。”
西晋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流域及红水河下游一带。后废。
在今新疆和田县东北塔瓦库勒乡北。《清一统志·和阗》: 喀提里什 “在额克里雅尔北七十里,和阗城东北三百三十里。玉陇哈什河经其东,哈喇哈什河经其西,会于其北为和阗河”。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韶州置,属广东道宣慰司。治所在曲江县 (今广东韶关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韶关、曲江、乳源、仁化、乐昌等市县地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为韶州府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
亦作阔滦海子。即元之阔连海子。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东北之呼伦湖。《明史·鞑靼传》: 永乐二十年 (1422) 亲征阿鲁台,“阿鲁台闻大军出,惧。……尽弃其辎重马畜于阔滦海侧,以其孥直北徙”。
①三国魏黄初二年 (221) 孙权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武昌县 (今湖北鄂州市)。不久改为江夏郡。西晋太康初又改为武昌郡。辖境相当今湖北东部长江以南,嘉鱼、通山等县以东和江西九江、瑞昌等市县地。东晋属江州
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中孝陵东一里。是顺治帝孝惠皇后及诸妃的陵寝。
即今四川平昌县南长垭乡。民国《巴中县志》第一编:东南“长垭场,二百二十里”。
即厉山。在今湖北随州市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南阳郡随县注引《帝王世纪》曰:“神农氏起列山,谓列山氏,今随厉乡是也。”
即今湖南岳阳市东北象骨港,为松杨湖农场场部所在地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岳州府临湘县“马鞍山” 条下: 象骨山 “山下有港,亦以象骨名”。市因象骨港为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