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罗窝集
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霍鲁河上游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 “喀穆尼窝集” 条下:“和罗窝集,在 (宁古塔) 城东北一千七百里。” 霍鲁河源于此。
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霍鲁河上游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 “喀穆尼窝集” 条下:“和罗窝集,在 (宁古塔) 城东北一千七百里。” 霍鲁河源于此。
即今安徽枞阳县北会宫乡。旧属桐城县。清道光《桐城续修县志》卷1:会宫集“姚王集罢,贩牲者纷至会宫开集”。
初名大通门,北宋熙宁十年 (1077) 改为宣泽门。北宋东京城外城西汴河上北水门。在今河南开封市。《宋史·钦宗纪》: 靖康元年 (1126) 金人犯京师 (今开封市),“金人攻宣泽门,李纲御之,斩获百
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置,属永宁卫。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。清顺治十四年(1657)废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置,治今福建省厦门市。属永宁卫。清顺治十四年(1657年)废。
即今甘肃兰州市西雷坛河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3兰州:阿干堡“有阿干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兰州:阿干河在“州西三里。源出马寒山,至分水岭分为二,南流入金县,为阁门河,北流入兰州阿干谷,为阿干河。自峡奔流至
即勃海所。在今北京市怀柔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四》: 黄花路城 “在昌平州东北一百里。旧名勃海所。明弘治中置千户所于此。万历初移置于慕田峪,四年复还旧治。本朝顺治初改设黄花路参将驻守,后改都司,今
在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平鲁城镇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朔平府》:大水口堡“在平鲁县西北四十里,西至边墙二里。明嘉靖中筑,周一里有奇”。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西北。明嘉靖中筑。后废。
春秋时卫邑。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。《春秋》:庄公十四年 (前680),“冬,单伯会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于鄄”。杜注: “鄄,卫地。今东郡鄄城也。” 战国属齐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威王九年 (前
北宋置,属伏虞县。在今四川仪陇县东。
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东南十里六团镇。清光绪《南汇县志》卷1:六团湾镇在“邑北三十五里”。
一作华崶。即今福建华安县治华崶镇。清时属龙溪县,有县丞驻此。民国改县佐。1928年于此置华安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