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小回湖
在今河南郑州市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郑州:大小回湖“二河相连,下达中牟县,迤逦入黄河”。
在今河南郑州市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郑州:大小回湖“二河相连,下达中牟县,迤逦入黄河”。
①北宋置,属火井县。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平落镇。②即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洛容县:“东有平乐镇巡检司,治石榴江,后迁县东北中渡。”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平乐镇巡司“在洛容县东北七十里。地
①即醴泉。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南二十二里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一》: 醴泉 “又曰范公泉。盖宋范仲淹读书处也”。②即珍珠泉。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东。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一》: 珍珠泉 “亦名范公泉,以宋范仲淹
西汉置,属右北平郡,为都尉治。治所在今河北遵化市境。东汉废。
又称东路中右后旗。清康熙三十六年(1697)设, 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央省蒙滚第日特东北,克鲁伦河东岸。
在今河南陕县东南。《清 一统志·陕州》:雁翎关 “在州东南。路通河南府永宁县。明时有兵戍守”。又称雁领关。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。为通往洛宁交通要道。
明置,属安县。在今四川安县西南晓坝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安县:“东(南)有小东坝关。”清嘉庆《安县志》卷12:小东坝关“一名晓坝关,在县西三十里。防羌番由千佛山窜入茶坪而设。古有关,今废”。
在今四川成都市东二十四里正觉山麓。1979年清理发掘。据墓中出土的圹志记载,蜀僖王朱友壎系明献王朱椿世子朱悦燫的第三子。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封第十一子朱椿于蜀,友壎为第三代蜀王。宣德七年(1432)因其
在今山东青岛市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即墨县有女姑山。《寰宇记》卷20即墨县:“其山北旧有墓,古老传云,此为明堂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不其太乙仙人祠九所及明堂,武帝所起。不其城西南有七神,号曰女姑,即此
在今青海湟中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 喇课营 “在西宁县西北八十里。城周一百八十余丈。本朝雍正十一年筑,设千总”。
1913年改安良厅置,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西安良。不久废入康定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安良厅改置,治安良坝(今四川康定县西安良);同年裁撤,并入康定县。原属川边特别区、西康省。1955年西康省撤销,划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