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天宝山

天宝山

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。西山支脉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02:“天宝山有茶棚庵、山神庙、七圣庙。”

②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五十里。明嘉靖《建宁府志》卷3《山川》建安县:天宝山“在丰乐里。延袤五六十里,峰峦起伏,联属不绝,下有天宝寺”。

③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天宝镇。明嘉靖《龙溪县志》卷1:天宝山“在县西北二十一都。……宋时有明珠夜飞入九龙江,为渔人所得,以贡,因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龙溪县:天宝山在“府西三十里。五峰峭立,周百余里,郡之望山也。宋大中祥符中山下溪产大珠,入贡,因名”。

④在今江西崇仁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崇仁县:天宝山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峭拔森耸,为郡界伟观”。

⑤在今四川会东县南嘎吉乡境。清同治《会理州志》卷1:天宝山“在南一百九十里戛吉场后”。产银、铅及锌。


(1)山名。在山东省平邑县境内。海拔501米,面积11平方千米。取“物宝天华”之意,故称天宝山。山上以至峪底遍植梨树,素称“黄梨之乡”。黄梨栽培已有二百余年历史,现有梨树十五万株。名胜古迹有小圣堂(始建于元代)、朝阳洞和赵庄溶洞等。朝阳洞分上、下两层:下层有一巨大石壁,钟乳形状各异;上层洞窟宽敞,可容数百人。赵庄溶洞,顶部垂钟乳,地下石笋、石柱林立。抗日战争时期北海银行曾在此印制过解放区发行的纸币。(2)集镇名。在吉林省龙井市西北部。属老头沟镇。人口1万。原天宝山镇人民政府驻地。镇因天宝山得名。山高有宝藏,金代在此炼银,故名。有铅锌矿及机械、制材、食品等厂。有公路东接302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齐亦集

    即今河南原阳县东齐街乡。明嘉靖《阳武县志》卷1《市集》:“齐亦集,去县四十里。”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2:咸丰十一年(1861)四月,“贼踞阳武之齐亦集”。

  • 恺安城

    清乾隆三十七年 (1772) 筑,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。光绪二十年 (1894) 改名孚远城。二十八年 (1902) 置孚远县于此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筑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。光绪

  • 卞塘镇

    北宋置,属彭城县。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北汴塘乡。古镇名。即今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铜山东北汴塘,以卞塘湖命名。

  • 那河隘

    在今广西宁明县东南峙浪乡那河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》:那河隘“在思陵土州南三十里,接交阯禄州界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。清时设兵戍防。

  • 固察土司

    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沁喀庄 (今青海称多县西北通天河东北岸)。清末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。

  • 伊阳郡

    东魏武定二年(544)置,属北荆州。治所在伏流城(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)。武定五年(547)寄治北荆州城(在今伊川县西南)。武定末改为伊川郡。东魏武定初置,治南陆浑县(后改名伏流县,在今河南嵩

  • 洗密窝汛

    即今四川喜德县西北拉克乡 (喜眉窝)。清设外委驻防。

  • 大兴安岭

    亦名西兴安岭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、黑龙江省西北。北起黑龙江岸,南止西拉木伦河上游,主峰为索岳尔济山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3:“西兴安岭者,江省西部之兴安岭也(亦曰大兴安岭)。其脉远接于阴山山脉,

  • 生达

    在今西藏生达县驻地。藏语意为背阴口。旧属西康同普县,1960年后划归江达县。1983年设立生达县。集镇名。在西藏自治区江达县西北部。生达乡人民政府驻地,人口400。生达,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,意为“

  • 驿亭埭

    在今浙江嘉兴市城区西南隅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乾宁四年 (897),“淮南将田頵屯驿亭埭,两浙兵乘胜逐之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