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天竺山

天竺山

①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天竺山“在大庾县东北六十里,与丫山相对。岩壑延亘,林木茂郁。东有月峰,奇秀特出”。

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8:“既来自天竺,故以名焉。”《宋史·苗傅传》:“(王)渊伏兵天竺”,即此。山分上、中、下天竺,故又称三天竺,各有寺。

③古岛屿名。为印度至中国航道所经。《宋史·外国传·注辇》 载:“三佛齐国又行十八昼夜,度蛮山水口,历天竺山,至宾头狼山。”其说有二:(1)在今新加坡以北奥尔岛;(2)在今越南湄公河口外之昆仑岛。以后说为宜。


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以西、飞来峰南。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在山上建天竺寺,山以寺得名。海拔412米。为西湖周围群山中的最高峰。山上有上、中、下三天竺寺,上天竺又名法喜寺,中天竺又称法净寺,下天竺又称法镜寺,分别创建于五代、隋和东晋年间,均为杭州著名佛教寺院。宋曾署曰佛国山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交河郡

    北魏时高昌国置,治所在交河城(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)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)改为交河县。高昌国置,治交河城(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雅尔湖村附近)。属西州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年)改置交河县。

  • 特洞寨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镇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: 特洞寨 “在特洞山上。高数十仞,四面壁立,惟一径仅尺许,曲折而入,上有天池,虽旱不竭。其中平田数百亩,皆腴壤也”。

  • 龙岩城

    又名马脑城。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南九十里马嘴乡西北马脑山(马嘴山)。有南宋摩岩石刻二:一通为宝祐四年(1256)筑马脑山城碑;二通为开庆元年(1259)龙岩城御鞑纪功碑。

  • 谷里

    在今山东新泰市西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新泰县“上四庄”条下:“县西五十里有谷里,相传古齐、鲁会盟处。”

  • 蓝田谷

   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界。《水经· 渭水注》: “霸水出蓝田县蓝田谷,所谓多玉者也。”即“倒回谷”。

  • 长浦寨

    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东南长浦乡之司城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沌水

    自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西,分汉水,西南流入太白湖, 又自湖东南流, 至今沌口镇入长江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沔水又东南径沌水口, 水南通沌阳县之太白湖,湖水东南通江,又谓之沌口。”今堙。古水名。故道自今湖

  • 马家河

    相当今河北高阳县东孝义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高阳县:马家河在“县东三里。滹沱河支流也。自晋州饶阳县铁灯竿口导流而北,经蠡县境,又东北至县南延福村,杨村河、上尾河俱流合焉,潴为马家河淀,复东北流入安州界

  • 达浑都督府

    唐置,寄治宁朔县界。约在今陕西靖边县境。唐羁縻都督府。唐永徽元年(650年)以薛延陀部落置,约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中部。开耀元年(681年)侨治夏州宁朔县(今陕西靖边县东北)界,属夏州都督府。

  • 浩山

    在今江西彭泽县东九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11江州彭泽县: 浩山 “北临大湖,扬波浩荡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2九江府: 浩山 “唐李大亮择彭泽山之高者莫若此,因名浩山,而立浩州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