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原

太原

①又作大卤、大原。即今山西太原市一带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既修太原,至于岳阳。”

②在今宁夏固原县北。《诗经·小雅·六月》:“薄伐��狁,至于大原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宣王既丧南国之师,乃料民于太原。”皆即此。顾炎武《日知录》:“毛郑皆不详其地。其以为今太原阳曲县者,始于朱子,而愚未敢信也。古之言太原者多矣,若此诗则必先求泾阳所在,而后太原可得而明也……计周人之御��狁,必在泾原之间。”《清一统志·平凉府二》指出:“太原当在今固原北界。盖��狁内侵,至于泾阳,吉甫逐之,则至太原。泾阳为内地,而太原为边境也。”

③即今越南北部北太省太原县。《清德宗实录》卷179:光绪十年(1884)二月,“法兵已攻取太原,华兵死伤甚众”。《清史稿·越南》:“法兵进逼北宁,黄桂兰、赵沃败奔太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目夷亭

    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木石镇。《左传》:襄公四年(前569),“冬十月,邾人、莒人伐鄫,臧纥救鄫,侵邾,败于狐骀。”杜注:“狐骀,邾也。鲁国蕃县东南有目台亭。”《路史·国名纪》 在商氏后“目夷”条下记:“

  • 骊山

    亦名丽山、丽戎之山。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。周幽王死于山下。秦始皇亦葬此。其麓有温泉,唐明皇屡幸之,置温泉宫,后改名华清宫。《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天宝元年,更骊山曰会昌。七载更会昌山曰昭应山,后复名骊山。

  • 平石镇

    北宋置,属番禺县。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北钟村镇之谢村东南胜石坊附近。

  • 袁山松城

    即沪渎垒。故址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。《晋书·孙恩传》: 东晋隆安四年 (400),“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”,因名。《寰宇记》 卷91苏州吴县: 袁山松城 “今为陂湖所冲,已半毁于江中”。宋代

  • 侏儒山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西南。1941年冬,新四军第五师为把鄂中的汉川、汉阳、沔阳游击区建成抗日根据地,乘武汉地区日军抽兵增援华北和准备南进,该地兵力减弱的机会,集中一部兵力,结合地方武装,对盘踞汉阳县

  • 东佳山

    在今江西德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九江府德安县:东佳山“在县西北八十里。上有白石岩,其下为紫岩,中有泉石潭洞,深窈奇胜,凡数十里”。

  • 梁石县

    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属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。七年 (633) 属藤州。十八年(644) 后废。

  • 牛栏山镇

   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北二十里牛栏山镇。镇在牛栏山东南,因山而名。为历史上军事要塞。辽置牛栏都统领司于此。清设把总。在北京市顺义区北部、潮白河西侧。面积36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牛栏山,人

  • 建威城

    ①在今甘肃成县西北。东汉末所置戍守处。《三国志· 蜀书 · 诸葛亮传》: 建兴七年(229),“亮遣陈式攻武都、阴平,……自出至建威,(郭) 淮退还,遂平二郡”。即此。②在今青海贵德县东黄河北。《后汉

  • 青阳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合肥县。在今安徽肥东县南四十五里青阳山附近。清设巡司于此。②北宋置,属临淮县。即今江苏泗洪县。元置青阳站。1949年置泗洪县于此。(1)古镇名。(1)即今江苏省泗洪县。北宋属临淮县。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