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娲堡
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五十里女娲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永和十年(354),“秦丞相(苻)雄帅骑七千袭司马勋于子午谷,破之,勋退屯女娲堡”。
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永和十年(354年),桓温北伐,命司马勋出子午道以伐秦,“秦丞相雄帅骑七千袭司马勋于子午谷,破之,勋退屯女娲堡”,即此。
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五十里女娲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永和十年(354),“秦丞相(苻)雄帅骑七千袭司马勋于子午谷,破之,勋退屯女娲堡”。
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永和十年(354年),桓温北伐,命司马勋出子午道以伐秦,“秦丞相雄帅骑七千袭司马勋于子午谷,破之,勋退屯女娲堡”,即此。
在今广东顺德市北三桂村,东与番禺市接界。清咸丰《顺德县志》卷5:津渡有“三桂”。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南。贞观六年(632)改属白州,十二年(638)省入博白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南。属越州。贞观六年(632年)
即今新疆伊宁县东南喀什乡。清乾隆 《西域图志》 卷12伊犁东路: 哈什 “在空格斯北,为伊犁东最近要地。与空格斯唇齿相依,形势殊胜。乾隆二十年五月,将军班第、尚书鄂容安驻防伊犁。阿睦尔撒纳叛,从贼宰桑
即今新疆阿克陶、 疏附、 疏勒、 岳普湖等县境之岳普湖河。《清一统志·喀什噶尔》: 雅雅尔河 “在特尔墨楚克河南二十里。 源发葱岭, 东流,经塔什巴里克城南,又东北流,经喀什噶尔城南,
即亦八里城。又作亦力把里、益离城。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。元代为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又作亦八里、亦力把里,又作益离城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附近。元为察合台汗国属地。
唐置,即今陕西商南县东富水镇。明为富水堡,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(达来呼布镇)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甘州删丹县:张掖河“傍河东壖屈曲东北行千里,有宁寇军、故同城守捉也,天宝二载为军”。
蒙古宪宗元年(1251)置,治所在别失八里(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)。后废。
在今四川茂县西北黑虎乡竹木坎村。清顺治九年(1652)置土副巡检司于此。
即桂岭。在今湖南临武县北三十里。有锡矿。在湖南省临武县北部。昔多桂树,俗称桂花为香花,故名。又称桂岭。为骑田岭西支。峰峦叠嶂,谷壑深峻, 1000 米以上山峰有二十多个。主峰通天庙,海拔1594米。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