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峡江县

峡江县

明嘉靖五年(1526)升峡江镇置,属临江府。治所即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1994年迁今县治(水边镇)。


在江西省中部、赣江中游。属吉安市。面积 1287 平方千米。人口16.3万。辖6镇、4乡。国有金坪华侨农场亦在县境。县人民政府驻水边镇。三国吴析新淦、石阳县地置巴丘县,治今巴邱镇,属庐陵郡。隋省入新淦县。明置峡江巡检司,嘉靖五年(1526年)析新淦县地置峡江县,治今巴邱镇。属临江府。因南有玉峡、马鞍,下有刀剑、金刚四山对峙,江面狭窄,水流湍急,故名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峡江“在县治南,即赣江也。自吉水县流入境,经城南而东北出,入新淦县界。江流峻急,势如三峡,故有峡江之名”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庐陵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吉安专区,1968年属井冈山地区,1979年属吉安地区。1995年县人民政府由巴邱镇迁今址。2000年属吉安市。地处赣抚中游河谷阶地与丘陵区西北部,赣江纵贯县境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油菜籽、花生、芝麻等,为全国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县和省烤烟生产重点县。特产峡江米粉、鲥鱼、峡江水牛。有铁、石灰石、花岗石、石英、稀土等矿。工业有食品、轻工、纺织、机械、水泥、花岗石制品、造纸、印刷等。京九铁路经境,有赣粤高速公路、105国道和新吉、水峡等公路,赣江水运常年通轮船。纪念地有峡江会议旧址等。名胜古迹有玉笥山、巴邱庙、乳峰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嘉应州

    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 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在今广东梅州市。嘉庆十二年 (1807) 升为嘉应府,十七年 (1812) 复为嘉应州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、兴宁、五华、平远、蕉岭等市县地。1912年废。

  • 郁 (鬱) 林州

    唐乾封元年 (666) 改郁州置,治所在石南县 (今广西玉林市西北石南镇东北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郁林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郁林州。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西北、贵港市东南地。五代南汉时

  • 三阳集

    即今江西进贤县北六十二里三阳街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:进贤县北有三阳集。

  • 沪涧

    亦作扈涧。在今河南郏县西四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四年(783)九月,“神策将刘德信、宣武将唐汉臣与淮宁将李克诚战,败于沪涧”。沪,又作扈。在今河南省郏县西。源出沪阳山,南流入汝河。唐建中四年(78

  • 水母塘

   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开建县:水母塘在“县(今南丰镇)北五里。广十余亩。源出县北十里之雁山,南流入塘。天顺三年,守备王芳等疏城濠,因浚源凿塘以潴水,又自塘凿渠以灌城壕,水常不竭”。

  • 山王河镇

    即今安徽霍山县东山王河村。旧属六安县。清同治《六安州志》卷5:“山王河,州南九十里。”

  • 富录县

    北宋置,属芝忻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福龙乡附近。后废。

  • 南康暗沙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南部。包括海宁礁、海安礁、澄平礁、琼台礁、潭门礁、隐波暗沙、欢乐暗沙等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卢康尼亚滩。1947年改名南康暗沙。

  • 黑竹关

    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黑竹乡。《清一统志·雅州府二》: 黑竹关 “在名山县东六十里,与邛州接界”。

  • 思濛镇

    北宋置,属眉山县。即今四川眉山县西南四十里思蒙镇。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南部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思濛,人口1.5万。北宋建场。以驻地思濛场得名。1953年为思濛乡、思濛镇,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