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高县
①西魏末改高平县置,为平高郡治。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。隋为平凉郡治。唐为原州治。广明后废。
②北周改高平县置,为平高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东。隋开皇初废。
古县名。西魏废帝时改高平县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。为平高郡治。隋开皇初为原州治,大业三年(607年)为平凉郡治。唐初复为原州治。天宝、至德时又为平凉郡治,广德元年(763年)地入吐蕃。大中三年(849年)收复,又为原州治。广明间又入吐蕃。北宋在此置镇戎军。
①西魏末改高平县置,为平高郡治。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。隋为平凉郡治。唐为原州治。广明后废。
②北周改高平县置,为平高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东。隋开皇初废。
古县名。西魏废帝时改高平县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。为平高郡治。隋开皇初为原州治,大业三年(607年)为平凉郡治。唐初复为原州治。天宝、至德时又为平凉郡治,广德元年(763年)地入吐蕃。大中三年(849年)收复,又为原州治。广明间又入吐蕃。北宋在此置镇戎军。
又称湄溪。在今贵州湄潭县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湄潭县: “南有湄潭水,又西有三江水,下流俱入于乌江。”
即拉孜。今西藏拉孜县东北拉孜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藏地诸城: 章拉则城 “在日喀则城西北八百十里”。又作拉孜、将罗尖。清康熙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拉孜县东北拉孜区。
即晋之三阿。北宋为北阿镇,属高邮军。在今江苏金湖县东南。古镇名。在今江苏省金湖县东南。北宋属高邮县。
清乾隆九年(1744)析田州土州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北百峰乡。光绪五年(1879)改流设恩阳州。
即今福建南安县南大盈。南宋嘉定中改名康店驿。
亦作渌水县。唐置,属汤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北省境。后废。
元至正中置,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东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中置,治今云南省晋宁县南大古城。属中庆路。寻废。
在今陕西华县西。《山海经· 西山经》:英山 “禺水出焉,北流注宗招水”。《水经· 渭水注》: 禺水 “出英山,北流与招水相得,乱流西北注于灌”。
即今辽宁鞍山市西南汤岗子镇。旧属海城县。汤冈子山东麓有温泉。清末,南满铁路在此有车站。民国《海城县志》卷1:“温泉水涌于沸”,故名。
在今湖南祁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祁阳县“祁水”条下:“又白水在县东六十里。出县东南二百里白水山下,流入湘水。”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:白江水“有二源,皆出宁远县界,至两江口合流,又北与零陵之黄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