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延庆县

延庆县

①唐天宝元年(742)改白马县置,属安化郡(后改顺化郡)。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东北四十里。乾元初属庆州。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)废。

②1913年置,属直隶省口北道。治所即今北京市延庆县。1914年属京兆地方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改属河北省。


(1)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白马县置,治今甘肃省庆城县东北。属安化郡,后改属顺化郡,乾元后又属庆州。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年)废。(2)今县名。在北京市西北部,西、北部邻接河北省。面积 1993 平方千米。人口27.4万。辖1街道办事处、11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延庆镇。西汉置居庸县。北齐废。唐天宝中置妫川县,不久废入怀戎县。唐末置缙山县,以缙云山得名。元延祐三年(1316年)升龙庆州。《大明一统志》:“以仁宗生于此,升为龙庆州。”明永乐十二年(1414年)改置隆庆州,隆庆元年(1567年)改延庆州。1913年改延庆县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,1949年属察南地区。1952年改属河北省张家口专区。1958年划归北京市。地处燕山西段,中部为延庆盆地。妫水河横贯中部入官厅水库,白河纵贯县境北部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西北部山区林木繁茂,主要有松、柏、桦、栎等,有珍稀动物金雕、金钱豹、豺等。农产以玉米、谷子、高粱、蔬菜等为主。为市果品基地,有苹果、核桃、杏仁、山楂等。矿产有金、银、铜、铝土、石英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水泥、化肥、塑料、地毯、造纸等。京包、大秦两铁路和110国道、滦赤、昌赤等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八达岭长城、龙庆峡、康西草原、松山自然保护区、山戎墓葬陈列馆、古崖居遗址和莲花山、珍珠泉、滴水壶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峨娘溪

    在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昌化县: “峨娘溪在县东。出九峰山下,西南流,注于昌江。”

  • 喀萨哩河

    即今吉林榆树市东拉林河支流卡岔河。《清一统志· 吉林一》: 喀萨哩河 “在 (吉林) 城北二百十五里。源出锡兰窝集,俱西北流入拉林河”。

  • 归仁集堤

   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泗州:归仁集堤“在州西北五十里,接宿迁东界。其北有白鹿、邸家等湖,其南有祖陵南之陡湖及沙湖。黄河泛涨,倒灌小河诸口,并挟湖水冲射祖陵及泗州城,故筑堤以捍之。近卫泗

  • 蓝滩汛

    亦作蓝河关、蓝河镇。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大蓝河入汉江处之蓝滩村。隔汉江与陕西洵阳、白河二县为界。清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堂琅县

    又作堂狼、堂螂、螗蜋。西汉建元六年(前135) 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巧家县东七十里老店子。《华阳国志·南中志》: “堂螂县,因山名也。出银、铅、白铜、杂药,有堂螂附子。” 东汉废入朱提县。三国蜀

  • 弘静县

    隋开皇十一年(591)升弘静镇置,属灵州。治所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。大业初属灵武郡。唐属灵州,神龙元年(705)改为安静县。古县名。又作宏静县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年)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

  • 莫里勒克卡伦

    清光绪十年 (1884) 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莫尔道河口额尔古纳河东岸。

  • 杨义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初置,属平越卫。治所即今贵州福泉县西北二十里杨义司。后属平越府。清以后废。明初置,治今贵州省福泉市西。属平越卫。后废。

  • 五氏

    亦名寒氏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北邯郸县西。《春秋》:定公九年(前501),“秋,齐侯、卫侯次于五氏”。《左传》:定公十年(前500),“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”。杜注:“午,邯郸大夫,寒氏即五氏。”古邑名。又

  • 东埠头市

    即今浙江慈溪市东南四十里安东乡。清雍正《慈溪县志》卷1:东埠头市在“县(旧治慈城镇)西北三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