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建德县

建德县

①三国吴黄武五年 (226) 分富春县置,属东安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。七年 (228) 属吴郡。南朝梁属东阳郡。陈属金华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省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严州,武德七年 (624) 省。永淳二年 (683) 又复置,属睦州,万岁通天二年 (697) 后为睦州治。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为严州治,南宋咸淳元年(1265) 为建德府治。元为建德路治。明、清为严州府治。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60年迁治白沙镇 (今建德市)。1992年改设建德市。

②北燕置,为建德郡治。治所在白狼城 (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西南黄道营子)。《魏书·高道悦传》: “祖育,冯文通建德令。值世祖东讨,率其所部五百余家归命军门,世祖授以建忠将军,齐郡、建德二郡太守。” 即此。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(447) 废入广都县。

③五代杨吴顺义初改至德县置,属池州。治所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梅城镇。元属池州路。明属池州府。1914年改为秋浦县。


古旧县名。(1)三国吴黄武四年(225年)析富春县置,治今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。属吴郡。梁属东阳郡。后历有废置。唐先后属严州、睦州。武周万岁通天二年(697年)为睦州治,元为建德路治,明、清为严州府治。1958年迁治白沙镇(今新安江镇)。1992年撤销,改设建德市。(2)五代杨吴顺义初以至德县改名,治今安徽省东北梅城(秋浦)。属池州。元属池州路。明、清属池州府。1914年因与浙江省建德县重名,改名秋浦县。1932年再改名至德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虎山

    ①在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北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 皇始元年 (396),“春正月,大蒐于定襄之虎山,因东幸善无北陂”。②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狮子洋水道中。有二山相对,西曰小虎山,东曰大虎山。虎门因虎山为名。③

  • 三层堡

    明成化四年(1468)置,属泸州卫。在今四川纳溪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泸州卫“江门堡”条内:“三层堡在卫西北百六十里。……分拨卫兵戍守。”后废。

  • 皇母山

    即太行山。在今河南、山西、河北三省交界处。《寰宇记》 卷52孟州济源县: “太行山,相传皇母山也,或名女娲山。其上有祠,民祈福而岁祷焉。其山起于邑界。”

  • 保塞城

    亦名柳强镇。唐置,属嶲州。在今四川冕宁县。唐樊绰 《云南志》 卷1: “台登直北去保塞城八十里,吐蕃谓之北谷,天宝以前嶲州柳强镇也。”即今四川省冕宁县。《蛮书》:“台登直北,去保塞城八十里,吐蕃谓之北

  • 温岭镇

    即今浙江温岭市西十二里温峤镇。明置巡司于此,后废。清置温岭镇。

  • 和什托罗盖

    即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。1915年于此置县佐,属沙湾县。1929年改置设治局。

  • 铁坚古山

    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境阿尔泰山之小山。《元史· 土土哈传 · 牀兀儿》: 至元五年(1269),“海都兵越金山而南,止于铁坚古山,因高以自保。牀兀儿急引兵败之”。即“迭怯里古”。

  • 武隆设治局

    1941年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巷口镇 (今四川武隆县)。1944年改为武隆县。1941年由涪陵县析置,治今重庆市武隆县驻地巷口镇。1944年升县。

  • 牛牧寺

    亦称牛牧佛寺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义熙八年(412),“(刘)毅夜投牛牧佛寺。初,桓蔚之败也,走投牛牧寺僧昌,昌保藏之,毅杀昌。至是,寺僧拒之,……遂缢而死”。胡注

  • 龙州军民指挥使司

    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)升龙州军民千户所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。后复为龙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