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乐行故居
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北十二里张老家村。张乐行(1810—1863),又名张洛行、张志乐。捻军起义总首领。现存前堂屋五间、西厢房三间。清咸丰五年(1855)捻军“雉河集会盟”前,此为各路捻军旗主聚会议事地。
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北十二里张老家村。张乐行(1810—1863),又名张洛行、张志乐。捻军起义总首领。现存前堂屋五间、西厢房三间。清咸丰五年(1855)捻军“雉河集会盟”前,此为各路捻军旗主聚会议事地。
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羊市、大关帝庙附近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(982) 移并州治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。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并州移治于此。
北宋废光化县置,属随县。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南光化铺乡。
①北宋置,属萍乡县。即今江西萍乡市东芦溪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萍乡县:卢溪镇“以临卢溪水而名。《志》云,卢溪通舟楫,有小市为县津要”。清时置芦溪市巡司于此。②在今江苏高淳县西北长乐村。清《江宁布政司属
北宋置,属壁山县。在今四川璧山县南五十八里王来山下。
即今湖南洞口县东四十四里石江镇。镇东峭石壁立,溪水沿崖东流,故名石下江。清道光《宝庆府志》卷71:石下江市“店户约二百余”。
(嶽)” 牌坊 即玄岳门。在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麓。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 (1552),相传进入此门即为朝山 “神道”。牌坊全以石凿榫卯构成,高11.9米,宽12.81米,四柱三间五楼式。正中坊额刻
西汉置,属右北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东北部。东汉废。
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苏门山。清初孙奇逢隐居于此。世称夏峰先生。
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左侧博隆湖口南岸。清初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:黑龙江下游西岸有“奴垒必儿忒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《瑷珲条约》被俄割占。
又名烘和图池。即今哈萨克斯坦东部之斋桑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