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楞尼岛
又作蒐楞吉。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南大彼得湾中之阿斯科尔特岛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卷19: 蒐楞吉岛在 “珲春东南,距吉林城二千里”。
又作蒐楞吉。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南大彼得湾中之阿斯科尔特岛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卷19: 蒐楞吉岛在 “珲春东南,距吉林城二千里”。
①即嘉陵江。在今四川东部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广汉郡刚氐道:“涪水出徼外,南至垫江入汉,过郡二, 行千六十九里。”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“涪水出广汉刚邑(氐)道徼外,南入汉。”②亦名汉川水。即今四川汉源
即剑阁道。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,为石牛道一段。《梁书·太祖五子传》: 鄱阳王恢世子范 “出为益州刺史,开通剑道,克复华阳”。
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北,北运河东岸。清雍正九年 (1731) 设把总驻守。
亦作磐石县。北周保定二年 (562) 置,属资中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资中县北三里。以盘石山为名。《周书·陆腾传》: 保定二年 (562),“资中盘石民反,杀郡守,据险自守,州郡不能制”。即此。隋开皇七年
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襄阳县“柳关”条下:“府西九里为老龙堤关。堤东临汉江,西抵万山,府城东北之扞蔽也。”
又称象鼻水。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北郊象山下之里龙潭。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七》:象鼻水 “从坝下穴中西出,穴小而不一,遂溢为大溪,折而南去”。现为著名风景区。
即今广东新会市南崖门。在崖山与汤瓶嘴山间,形如门,故名。元 《宋季三朝政要》 卷6: “戊寅六月,祥兴帝迁于崖山。崖山在海中,两山相对,势颇宽广,中有一港,其口如门,可以藏舟。(张)世杰以为形胜之地,
在今浙江平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平阳县: 荪湖 “县南六十里有荪湖山,诸山溪之水汇于山下”。
即今贵州绥阳县东南郑场镇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 卷6绥阳县: 郑家场在 “城南二十里”。
①唐武德六年(623)改南道州置,治所在平道县(今越南永富省福安东南)。贞观十年(636)废。②唐开元四年(716)置,治所在叶县(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叶县、襄城、方城、西平、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