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文华山

文华山

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十里,为县城镇山。《清一统志·蒙化直隶厅》 引《云南通志》:文华山“高出云表,体势尊严。其左为葫芦山,右为绣墩山,皆以此山为鼻祖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㶏水

    在今河南临颍县南。《水经·颍水注》:颍水东流至临颍县西又别出为大㶏水、小㶏水。小㶏水,《元和志》作小溵水,在大㶏水北,东流到商水县界入大

  • 北投

   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北之北投区。原为高山族凯达格兰平铺人北投社。北投系音译,意为“巫女”。日本占领初期设北投区,后期设北投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北投镇。1967年并入台北市,改设北投区。

  • 永昌城

    ①在今河南洛宁县西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77河南府永宁县:“后周置黄栌、同轨、永昌三城以备齐。”②又称拓俞城。唐南诏置,为永昌节度驻地。即今云南保山市。宋大理为永昌府治。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。北周为防北齐

  • 迪田营

    在今广东封开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封川县: 迪田营 “前临贺江,其相近有西河营,旧为广西瑶出入噤喉,防御甚切”。

  • 临牂县

    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置,属东宁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六十里黄金镇。大业初废。 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 属融州。 永元年(650) 又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一年(

  • 防东县

    东汉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单县东北。西晋废。《清一统志·济宁州》:“按古有西防城,在县西,其南即单县境。本春秋时宋防邑地,后谓之西防城。后汉置防东县。在西防之东,故名。”古县名。东汉顺帝、桓帝时置

  • 卑南厅

    清光绪元年 (1875) 置,属台湾府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东县。卑南为高山族村社名,厅以社为名。十三年 (1887) 改为台东州。清光绪元年(1875年)置,治今台湾省台东县西北卑南乡。属台湾府。辖境相

  • 定跨桥

    在今江苏苏州市临顿路中段、悬桥巷西端。《吴地记》 曰: “定跨桥,阖闾于行苑内置,游赏之处。基址见存。”

  • 依木河卫

    明永乐五年 (1407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姆贡河支流伊穆河流域一带。后废。

  • 松漠都督府

    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以契丹部落置,属营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林西县南一百二十里黄土坑古城。统辖契丹 “潢水之南,黄龙之北”地。相当今辽河上游,西拉木伦河 (即潢水)、老哈河一带。上元后废。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