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夷县
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平夷县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十五里。元熙中改属新会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) 废入义宁县。
古县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以平夷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。属南海郡。南朝属新会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唐武德初复置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又废,六年复置。熙宁五年(1072年)废为镇,元祐元年(1086年)复为县。绍圣元年(1094年)又废为镇,后仍升为县。属广州。南宋时废。
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平夷县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十五里。元熙中改属新会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) 废入义宁县。
古县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以平夷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。属南海郡。南朝属新会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唐武德初复置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又废,六年复置。熙宁五年(1072年)废为镇,元祐元年(1086年)复为县。绍圣元年(1094年)又废为镇,后仍升为县。属广州。南宋时废。
唐永徽五年 (654) 以处月部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。后废。
即浈昌县。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3南雄州:昌水“贞、昌二水合流,故县曰真昌。后以国讳改曰保昌”。
一作曲笑儿泽、古泄兀儿。元汪罕夏季驻地之一。在今蒙古国和林格尔东南。
在今湖南慈利县南,与石门、桃源二县为邻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》:五雷山“在慈利县南三十里。一名雷岳山。山最高,屏障环拱于县南。有龙头岩、虎踞石、会仙桥诸胜。道水出此”。为道教名山,与湖北武当山遥相呼应,又
在辽南京 (今北京市) 城内子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。位居大城的中心偏南,皇城内宫城居中偏东。宫城之前、皇城南门之内,左有太庙、右有金廷中央政府及地方衙署。皇城有四门: 南为宣阳门,东为宣华门,西为玉华门
在今广西梧州市西南浔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苍梧县: 武灶渡 “在武西递运所前桂江之侧”。
即南朝宋之冈溪县。治所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北。
在今湖南常德县北。清设巡司于此。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北大龙站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以蹇家坪驿丞迁此。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改置巡检司。后废。
①在今山东昌邑市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昌邑县“都昌城”条下:“今城南五里有大营城,北五里有小营城,俗为大营、小营二村,相传即孔融与黄巾相拒处。”②即大莹城。在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西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
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“赵襄子惧,乃奔保晋阳。原过从,后,至于王泽。”《括地志》:“王泽在绛州正平县南七里也。”在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南。西通汾水,上有王桥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襄子奔保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