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氏县
①春秋晋置,治所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五里范村东古城址。西汉改置杨县。
②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即今河北宁晋县。西晋废。
古县名。(1)春秋晋顷公十二年(前514年),魏献子分羊舌氏采邑置,以“僚安为杨氏县大夫”(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八年),治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范村。西汉改为杨县。(2)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宁晋县。属巨鹿郡。西晋废。
①春秋晋置,治所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五里范村东古城址。西汉改置杨县。
②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即今河北宁晋县。西晋废。
古县名。(1)春秋晋顷公十二年(前514年),魏献子分羊舌氏采邑置,以“僚安为杨氏县大夫”(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八年),治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范村。西汉改为杨县。(2)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宁晋县。属巨鹿郡。西晋废。
在今湖北宜昌县西长江中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 “江水又东径流头滩,……又东径狼尾滩”。《隋书·杨素传》: 伐陈时,素 “军至流头滩。陈将戚欣以青龙百余艘、屯兵数千人守狼尾滩,以遏军路”。《清一统志 ·宜昌
①唐仪凤二年(677)置,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罗渡苗族乡(罗星渡场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南部地。先天元年(713)降为羁縻州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因忠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巩州,属泸州都督府。北
①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北。清宣统《怀仁县志》卷3:五女山“在城北十五里,浑河绕其前,南向峭壁耸立千仞, 由东而北盘旋可上,山上平坦,周围二里许。……传闻有五女屯兵其上,因此得名。至今农人锄地常拾残鍪
在今山西和顺县东四十五里石家庄。《寰宇记》 卷44和顺县: 赵奢垒 “在县东五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辽州》: 赵奢垒 “即赵奢救韩,去阏与五十里而军筑垒处”。
即今陕西眉县西南南齐镇。清《郿县志》卷4:齐家镇在“县南二十里”。
①秦置,属蜀郡。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。西汉属犍为郡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》 卷3 《蜀志》: 南安县在 “郡东四百里,治青衣江会。……有柑橘官社。汉有盐井。南安、武阳皆出名茶”。南齐以后废。②三国吴分南
北宋置,属辰州。在今湖南沅陵县北二十里。熙宁九年(1076)废。元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吉林蛟河市与新站、退博之间的三角地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欢都大破乌春等于斜堆,故石、拔石皆就擒。世祖自将与欢都合兵岭东,诸军皆至。”
在今四川蒲江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蒲江县:双路镇在“县西六十里。有巡司”。(1)在重庆市双桥区西南部。区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7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双路街,人口 6600。相传早年
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武功镇西七里美阳故城中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美阳县: “有高泉宫,秦宣太后起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