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榆中县

榆中县

①西汉置,属金城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兰州市城关区东岗镇一带。西晋为金城郡治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河水 “又东过榆中县北”。北周废。

②1919年改金城县置,属甘肃兰山道。治所即今甘肃榆中县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


在甘肃省中部、宛川河流域。属兰州市。面积3301平方千米。人口42.4万。辖6镇、2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秦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年)置榆中县,治今县北金崖乡上古城,属陇西郡。因秦筑长城,树榆为塞,处榆塞之中,故名。北周废。金置龛谷、定远县。正大三年(1226年)升龛谷县为金州。元废定远县入金州,移治今城关镇。明洪武初降州为金县。1912年改为金城县。1913年属兰山道。1919年改为榆中县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49年属定西专区,1970年改属兰州市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部。南部马啣山为祁连山余脉,林木茂密,中部榆中盆地、宛川河谷平原为灌溉农业区。宛川河及其支流由南而北流入黄河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小麦、豆类、马铃薯、胡麻等。蕨菜、蚕豆为出口产品。所产烟叶质地优良。工业以水泥、造纸、陶瓷为重点。陇海铁路和312、309国道经此。古迹有新石器时代马家窑遗址、兴隆山卧桥。兴隆山自然风景区是兰州附近游览避暑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夹苎干渎

    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宜兴县:夹苎干渎“在县西北。昔时汇长荡湖之水,东入滆湖,由滆湖入大吴渎、塘口渎、白鱼湾、高梅渎及白鹤溪而北,入常州运河。又由运河分流入一十四渎,注于大江。今

  • 荷埠市

    又名新移市。亦作河埠市。即今江西新干县北二十二里荷浦乡。明嘉靖 《临江府志》 卷3: 新淦县市镇有河埠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6: 新淦县北有河埠。

  • 建福县

    北宋崇宁元年 (1102) 升岑水场置,属韶州。治所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。南宋建炎初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崇宁元年(1102年)升岑水场置,治今广东省翁源县西北小宝山南麓。属韶州。南宋建炎初废。

  • 一名汾陉、汾丘。春秋战国楚邑。在今河南襄城县东北三十里颍水南岸汾陈村。《左传》:襄公十八年(前555),“子庚帅师治兵于汾”。杜注:“襄城县东北有汾丘城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楚邑。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南。《左

  • 贺水

    ①在今山西翼城县东。《水经·浍水注》:“贺水东出近川,西南至浍交入浍。”②在今广西上林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思恩府》:贺水 “在迁江县西南四十里。源出岜梧山,其北有武绳水……合流东入清水江”。

  • 蛮洒冈

   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太平街附近。天启《滇志》 卷30干崖宣抚司: “同知刘汉佐居蛮洒冈,经历廖氏居雷弄冈,知事管勋奇居猛语冈,刘、管、廖皆华人,以功授者。”

  • 曹滴等洞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从江县西北。明洪武初改为曹滴洞蛮夷长官司。

  • 白带山

    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石经山。《寰宇记》卷70范阳县:“白带山在县西北四十里。”清雍正《畿辅通志》卷17引《隋图经》:“智泉寺僧静琬见白带山有石室,遂发心书经十二部,刊石为碑。”即此。

  • 佛冈厅

    清嘉庆十六年(1811)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即今广东佛冈县。道光《佛冈厅志》卷1载:观音山之左股,石室宽敞,正壁刻“永佛寺”三字,室之西畔又有石人像三,俨然拱立。一名佛寺冈,冈顶有村佛冈围。厅因以为名。

  • 龙溪桥

    在今福建顺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顺昌县:“龙溪桥在县南。其地左负山,右临涧,路转山坳,始与桥直。宋绍定二年寇至,官军据桥为险,与寇战, 寇败走。桥久废,今仍架木, 以通往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