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仙县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象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二十里旧县村。明宣德六年(1431) 改为武宣县,移治今武宣县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桂林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南旧县。属象州。明宣德中移治今武宣县,改名武宣县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象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二十里旧县村。明宣德六年(1431) 改为武宣县,移治今武宣县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桂林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南旧县。属象州。明宣德中移治今武宣县,改名武宣县。
①即神居山。在今江苏高邮市西南六十里天山乡。②即今甘肃西部祁连山。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元狩二年(前121),“去病至祁连山,捕首虏甚多”。师古注:“祁连山即天山也,匈奴呼天为祁连。”③横贯在今新疆中部
明洪武十四年(1381)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北麦扎乡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宣德二年(1426),千户钱宏“又领军突入麦匝诸族,逼取牛马,致番人忿怒”。即此。后废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年
古代少数民族。宋时为乌蛮的一部。南宋李心传 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 卷124: “虚恨乃乌蛮别种,所居高山之后,夷人以高为虚,以后为恨,故名。” 其地东接马湖 (今四川雷波县),南抵邛部川 (今四川越西
在今河北易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易州:东峪口在“紫荆关东北三十里,戍守要地也。《志》云:东峪口西去官座岭口十里”。
即今山西运城市南之盐地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 “景山,南望盐贩之泽,北望少泽。”
一名鸺山。又名凤凰山。简称凤山。在今安徽休宁县西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4休宁县:“本吴孙权之所置也。按《吴图》云,吴割歙县西川分置休阳县,在此县之西二里杨村东三里灵鸟山上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20徽州:灵
在今甘肃天水市南九十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9天水军:“石榴关去天水县九十五里。”赵万里校辑《元一统志》卷4成州:“石榴关,防把秦州陇城县,入东柯谷路,并向北马寨, 入永川谷路。”
即汉长安城宣平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青口村西侧。王莽时改名春王门。《汉书· 翟方进传》: “春王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。” 师古注:“春王,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也。本名宣平门,莽更改焉。”
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。东连火烧岭,南通福建光泽县,西连昂山,北接鳜鱼峰。《寰宇记》卷107信州贵溪县: 贵源山 “广七十余里。内多良田,物产蕃庶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贵溪县:贵源山 “民俗淳
①即今安徽六安县西南独山镇。清咸丰七年 (1857) 捻军龚得树部击败清军于此。②在今新疆奇台县,或谓即今奇台县东南古城。《元史·哈喇亦哈赤北鲁》: “从帝 (太祖) 西征。至别失八里东独山,见城空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