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东路
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分河北路置,治所在大名府 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以南,子牙河、滏阳河及京广铁路以东,雄县、霸州和天津市海河以南,及山东黄河以北地区。金正隆年间移治河间府 (今河间市),辖境南部缩小。元初废。
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析河北路东部置,治大名府(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东部、东南部,河南省北部小部分,山东省西北部和天津市西南部地区。金正隆年间迁治河间府(治今河北河间市),辖境南部有所缩小。金末废。
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分河北路置,治所在大名府 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以南,子牙河、滏阳河及京广铁路以东,雄县、霸州和天津市海河以南,及山东黄河以北地区。金正隆年间移治河间府 (今河间市),辖境南部缩小。元初废。
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析河北路东部置,治大名府(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东部、东南部,河南省北部小部分,山东省西北部和天津市西南部地区。金正隆年间迁治河间府(治今河北河间市),辖境南部有所缩小。金末废。
在今新疆富蕴县东北。为额尔齐斯河上源东支源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5:额尔齐斯河“一源为华额尔齐斯河。……丹津多尔济传云:雍正九年,准噶尔贼由华额尔齐斯至索勒毕乌拉克沁谋掠喀尔喀,谓此河也”。
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北郭内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盱眙县: “太极元年,敕使魏景清引淮水至黄土冈,以通扬州。”②即古沭河。在今江苏邳州市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邳州: 直河,“ 《志》 云,蒙沂诸山之水,汇为
1914年置,行政长官绥远将军改为特别区都统,驻归绥县 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)。辖绥远道归绥、萨拉齐、清水河、托克托、和林格尔、五原、武川、东胜8县,乌兰察布盟六旗,伊克昭盟七旗和归化城土默特二旗;
即今陕西凤县东北黄牛铺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二年 (955),王景伐蜀,“拔黄牛等八寨”。
即喀拉玛山。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塞米巴拉金斯克东南卡尔巴山。清何秋涛 《朔方备乘》 卷23北徼山脉考: 中国与俄罗斯交界诸山“哈尔满阿林在布里奈阿林西,其南接中国卡伦界”。
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三十二里大岭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“榆木岭关”条载:“大岭砦等口,俱有城戍守。”
在今陕西商州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商州》: 牧护关水 “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。《州志》: 源出秦岭,西流入西安府蓝田县界,即坝水之上源”。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果州。治所即今四川西充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6西充县引《元和志》:“取西充山名。”《寰宇记》卷86西充县:“取后汉西充县为名。”天宝初属南充郡,乾元初复属果州。南宋宝庆三年(
宋改西亭驿置,在今浙江绍兴市西门外。明改蓬莱驿。
即今云南昆明市西郊龙潭街子。明永乐二年 (1404) 置土巡检司于此。